第4章 这叫燧发枪!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寒门崛起、锦衣、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、大魏芳华、贞观憨婿韦浩、大秦:不装了,你爹我是秦始皇、寒门仕子、终宋、贞观极品小女婿、逍遥小书生、混在皇宫假太监、我的姐夫是太子、非正常三国
朱寿也取出一支枪,熟练地塞入火药和弹丸。朱元璋见状,也跟着效仿起来。
“燧发枪与普通火铳的最大优势在于射程、威力以及适应各种气候的能力。”
朱寿边装填边讲解,“此外,它的装填速度快,射击频率自然也就比一般火器高。至于具体能快多少,我未曾使用过大明的火器,所以不太清楚。”
老朱对火器再熟悉不过,深知它们在大明对抗北元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。
然而,由于精准度和射程有限,这类武器往往只能作为半远程震慑工具,主要靠响声吓唬马匹。
平时嘛,基本就是根烧火棍。
“爷爷,您觉得远处那棵小树离我们有多远?”朱寿环顾四周,寻找合适的射击目标。
“大概百步开外吧,我当年使弓箭也能射到那里。”朱元璋话音刚落,枪声响起,小树的树枝瞬间断裂。
“这……”朱元璋惊愕不已,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的燧发枪,“真是神器啊!”
“爷爷,您看,有了这种枪,我们在四川自立门户是不是也有几分胜算?”
朱寿趁热打铁,“哪怕保守些,把这些火器献给朝廷,换取个功名应该也不难吧。”
朱元璋亲自试了几枪,对威力颇为满意,且操作并不复杂。他沉吟道:“造反哪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。”
“你知道造反需要多少人?需要多少粮草?你手中的三百石粮食又能供多少人吃多久?”朱元璋开始考校朱寿。
朱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张纸:“我都计算过了,大明在四川驻军约有十万,要对付他们,我们至少得集结十二万兵马。”
“只有让未经训练的新兵有信心迎战,才有可能取胜。至于粮食,至少得备足四十万石,勉强够用一个月,随着战斗伤亡增加,剩余粮食会逐渐增多。”
“钱不是问题,盐商是最赚钱的行当。黄巢当年就是盐贩子出身,许多参加义军的也有盐商背景。”朱寿胸有成竹。
朱元璋惊讶于朱寿竟已做了如此详尽的规划,尽管数据并不精确,但显然下过一番功夫。
“那你考虑过如何召集这十二万人吗?他们的后勤保障怎么解决?粮食如何运抵前线?要是敌人截断粮道怎么办?”
朱元璋连珠炮般发问,“最后,如何训练这十二万乌合之众,让他们能击败训练有素的十万敌军?”
朱寿撇撇嘴,心知爷爷是在打击他的积极性,但这些问题他确实有过预案。
反正靖难之变尚远,现在培养人才还来得及。
将领固然需要天赋,但很多基础岗位仅需识字、通传令、懂算术。至于练兵,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?
他坚信照搬现代军队那一套,在这个时代也能奏效。当然,这些他并未向爷爷透露,毕竟爷爷观念守旧。
至于粮食问题,答案其实就在门外的土地之下。
朱寿的隐瞒,让朱元璋不禁自我怀疑起来。
如果朱寿所言皆为实情,岂非预示着大明即将陷入战乱?标儿真的会丧命吗?
朱寿将燧发枪重新装箱,放回仓库。
回到原处,他仍希望听取爷爷的意见,毕竟自己不能像马超那样不顾家人安危就轻举妄动。
即便要起兵,也得先妥善安置家人。
“爷爷,我已经把秘密全告诉您了。作为一家之主,最终的决定还需您来做。”朱寿严肃地说。
“造反之事,我绝不答应!”朱元璋斩钉截铁,语气严厉,“我朱元璋是靠着大明才有今日,怎能做出忘恩负义之事?”
朱寿心中并无波澜,爷爷对大明的忠诚早已在意料之中。
“不过,躲避战乱确有必要。未来的战火会在何处燃起?”朱元璋试探性地问。
“现今藩王中,以燕王朱棣最为显赫,势力强大。战事将从河北蔓延至中原,淮河一带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。因此,我们不宜在应天府周边久留,爷爷,咱们还是尽早离开吧。”朱寿回答。
“朱棣啊!”朱元璋心中暗叹。他虽有预感,但亲耳听到仍是不免失落。若标儿真的撒手人寰,恐怕再无人能制衡朱棣。看来,自己对老四的敲打还不够到位啊……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4966/4285368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“燧发枪与普通火铳的最大优势在于射程、威力以及适应各种气候的能力。”
朱寿边装填边讲解,“此外,它的装填速度快,射击频率自然也就比一般火器高。至于具体能快多少,我未曾使用过大明的火器,所以不太清楚。”
老朱对火器再熟悉不过,深知它们在大明对抗北元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。
然而,由于精准度和射程有限,这类武器往往只能作为半远程震慑工具,主要靠响声吓唬马匹。
平时嘛,基本就是根烧火棍。
“爷爷,您觉得远处那棵小树离我们有多远?”朱寿环顾四周,寻找合适的射击目标。
“大概百步开外吧,我当年使弓箭也能射到那里。”朱元璋话音刚落,枪声响起,小树的树枝瞬间断裂。
“这……”朱元璋惊愕不已,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的燧发枪,“真是神器啊!”
“爷爷,您看,有了这种枪,我们在四川自立门户是不是也有几分胜算?”
朱寿趁热打铁,“哪怕保守些,把这些火器献给朝廷,换取个功名应该也不难吧。”
朱元璋亲自试了几枪,对威力颇为满意,且操作并不复杂。他沉吟道:“造反哪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。”
“你知道造反需要多少人?需要多少粮草?你手中的三百石粮食又能供多少人吃多久?”朱元璋开始考校朱寿。
朱寿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张纸:“我都计算过了,大明在四川驻军约有十万,要对付他们,我们至少得集结十二万兵马。”
“只有让未经训练的新兵有信心迎战,才有可能取胜。至于粮食,至少得备足四十万石,勉强够用一个月,随着战斗伤亡增加,剩余粮食会逐渐增多。”
“钱不是问题,盐商是最赚钱的行当。黄巢当年就是盐贩子出身,许多参加义军的也有盐商背景。”朱寿胸有成竹。
朱元璋惊讶于朱寿竟已做了如此详尽的规划,尽管数据并不精确,但显然下过一番功夫。
“那你考虑过如何召集这十二万人吗?他们的后勤保障怎么解决?粮食如何运抵前线?要是敌人截断粮道怎么办?”
朱元璋连珠炮般发问,“最后,如何训练这十二万乌合之众,让他们能击败训练有素的十万敌军?”
朱寿撇撇嘴,心知爷爷是在打击他的积极性,但这些问题他确实有过预案。
反正靖难之变尚远,现在培养人才还来得及。
将领固然需要天赋,但很多基础岗位仅需识字、通传令、懂算术。至于练兵,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?
他坚信照搬现代军队那一套,在这个时代也能奏效。当然,这些他并未向爷爷透露,毕竟爷爷观念守旧。
至于粮食问题,答案其实就在门外的土地之下。
朱寿的隐瞒,让朱元璋不禁自我怀疑起来。
如果朱寿所言皆为实情,岂非预示着大明即将陷入战乱?标儿真的会丧命吗?
朱寿将燧发枪重新装箱,放回仓库。
回到原处,他仍希望听取爷爷的意见,毕竟自己不能像马超那样不顾家人安危就轻举妄动。
即便要起兵,也得先妥善安置家人。
“爷爷,我已经把秘密全告诉您了。作为一家之主,最终的决定还需您来做。”朱寿严肃地说。
“造反之事,我绝不答应!”朱元璋斩钉截铁,语气严厉,“我朱元璋是靠着大明才有今日,怎能做出忘恩负义之事?”
朱寿心中并无波澜,爷爷对大明的忠诚早已在意料之中。
“不过,躲避战乱确有必要。未来的战火会在何处燃起?”朱元璋试探性地问。
“现今藩王中,以燕王朱棣最为显赫,势力强大。战事将从河北蔓延至中原,淮河一带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。因此,我们不宜在应天府周边久留,爷爷,咱们还是尽早离开吧。”朱寿回答。
“朱棣啊!”朱元璋心中暗叹。他虽有预感,但亲耳听到仍是不免失落。若标儿真的撒手人寰,恐怕再无人能制衡朱棣。看来,自己对老四的敲打还不够到位啊……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4966/4285368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