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中山国的阴谋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陈黄皮、云若月楚玄辰、女总裁的贴身兵王、叶辰萧初然、陈黄皮叶红鱼、逍遥兵王、诸天替身行、叶新林清雪、穿成农家小福宝,逃荒路上开挂了、七界传说、快穿:偏执反派在我怀里奶唧唧、妖龙古帝、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
"阴谋?",一听到这两个字我就浑身的不舒服,下意识的往四周瞟了几眼,还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,我现在对若兰的的直觉有点草木皆兵了。
"别紧张,我指的是这张图",若兰看见我提高警惕的样子后对我解释到,然后指着墙上说:"你看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图?"。
眼前的这副图上,简单而密集的线条勾勒出生动又形象的山川河流以及森林峡谷,还画着一座座城池和驿站,山河道路以及城镇村落旁边都标注了文字,不过我却不认识。
"这是一幅地图",我脱口而出,因为这非常明显。
"不错,而且还是一幅军事地图",老孔补充到,我走过去看了下老孔那边的部分,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一些箭头,看起来确实比较像是行军打仗的路线和方向,所有的箭头或直达,或迂回,但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,那是一座圈起来的城池,很是显眼。
其实这也不算很奇怪,可能是当年赵国攻打中山国的时候,中山国人战场失利后,为保大局,在这瓦屋山中重建皇宫大殿,一边抵抗赵国,一边在这里秘密商议军事对策。
也有可能是中山国第二次被灭国之后,中山王率残余国人遁入瓦屋山,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发起反攻,以图再次复国。
这两种解释都说的通,也还比较合情合理,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若兰如此肯定的说这是中山国人的阴谋,因为这种事情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很常见的,当年越国败于吴国后,越王勾践给吴王夫差当了三年马车夫,鞍前马后的服侍吴王夫差,后来越王勾践被赦回国后,十年卧薪尝胆,励精图治,越国最终得以强大,一鼓作气消灭了吴国,这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老孔似乎也没有看出来什么异常,因为这地图上标注的文字我们俩都不认识,难道若兰是从这些字上看出了什么玄机?
"这幅地图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版图",若兰又指着那座圈起来的城池说到:"这座城就是秦国的都城,咸阳"。
什么?秦国地图?咸阳?中山国的军事会议室为什么会挂着秦国的地域图?还在上面一番圈圈点点,难道是…?
老孔恍然大悟,我也反应过来,随即不可置信的说到:"难道中山国人是想要攻打秦国?,这心是得有多大呀"
"从地图上的信息来看确实是这样的,你还记得羊皮卷上写的那些事吗?",若兰反问我。
"当然记得,不过这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",我回想着羊皮卷上的内容,再结合眼前的地,向若兰和老孔做出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推测:
中山国第二次被灭国后,残余国人隐入大山,但这次,他们并没有急于准备复国。中山王拥有天眼,能预知未来,他从天眼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结果:若干年后,中原大地战乱四起,诸国相伐,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起来,成为了一部恐怖的战争机器,凭借着极其强悍的军事实力和采取远交近攻的战争策略,连灭诸国,最终征服六国,一统天下。
而中山王等的就是这个时机,在秦国灭掉其他国家后,中山国再依靠多年来积蓄的力量,举全国之力攻打秦国,直取咸阳,将秦始皇的天下取而代之,窃取秦国战争胜利的果实,以达到独统中原的目的。
毕竟只面对一个秦国,要比在诸国林立的乱世之中生存下去要相对容易的多,这就是中山国人的阴谋。
而且就算到时候中山王已经不在了,但他的这个计划却依然能够延续下去,只等时机来临,便一触即发,不得不说这中山王真是下得一手好棋,能布下如此大局。
老孔比较同意我的推测,若兰所说的阴谋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,但是很显然,中山国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,至于中山王的计划为什么没有成功,我们一时也说不上来,按理说中山王有天眼相助,计划成功的几率应该很高,但历史中并没有关于中山国第二次灭国后的记录和痕迹,这个国家就像神秘消失了一样,也许只有等找到天眼后,一切的疑问才会有答案。
"那中山王还想打秦国,这也太扯淡了吧",柱子扯起嗓子又突然在我身后乍呼,我抬脚就要踢他,却被他一下跳开给躲掉,我问他:"怎么样了?"
"放心吧,包扎的好好的",柱子搓手笑到。
我看阿英暂时没有什么大碍了,问若兰接下来怎么办,这个偏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,我们需要继续搜寻其他地方。
若兰想了一下道:"我们再去另一个偏殿看看,那里可能会有些线索"。
轮到柱子背起大熊,蜂眼和豹子扶着阿英,我和老孔,若兰背上仅剩下的三个背包,举着火把,一行人离开了偏殿。
由于我们不能确定那些黑蛇还在不在主殿里,安全起见,只能从偏殿正门出去,绕过主殿再进入左边的偏殿。
左边这座偏殿里面堆满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,墙角处摆放着一根根未削完的木头,旁边还有一堆堆零散的石块,中间的地面上有三个用沙土筑起来的小土包,每个小土包面前立着一根碎石垒起来的柱头,整个偏殿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施工现场,看的我云里雾里的,不明所以。
我围着房间转了一圈儿,没有发现危险,但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,貌似整个房间都是一些建筑施工类的工具和材料,摆放的都比较随意,唯一看起来有些讲究的东西,就是那三个用沙土堆起来的小土包了。
若兰已经蹲在地上开始研究起土包来,我也借着火光凑近了观看,这三个小土包看起来样子都差不多,堆放的位置连起来像是一个等腰三角形。
其中一个土包的轮廓模样我看着有点眼熟,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,可能是年头太久了,这些土包已经偏离了它原来的造型。
"看外形,有可能是代表三座大山",若兰也不敢肯定,毕竟这土包上也没有文字标注。
说是山的话也能说的过去,但中山国人在这房间里堆三座模型山干什么?难道是在为攻打秦国而做准备,在山里藏兵屯粮吗?细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。
古时候人丁稀少,粮食产量也非常低,男丁在家里务农,是顶梁柱,就算加入了行伍,没有仗打的时候那些士兵也要开荒屯田,以补军粮。看来这中山国人为了灭秦真是考虑周全啊,不过到底是哪三座大山呢?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出来。
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若兰,若兰说有一些道理,不过她认为这三座土包应该还有别的用意,然后指着土包旁边立着的碎石柱头,问我:"你觉得这个东西像什么?"。
我最开始觉得像是几根柱头,但若兰这一问我又有点怀疑自己的看法,仔细观察了一下,这碎石柱头底部较粗,越往上面越细,到了顶部已经成尖状形了,想了想,回答道:"也比较像是一座塔"。
"没错,很有可能这就是三座塔",若兰似乎想起了什么,但表情又有点犹豫,貌似不能肯定,我问她:"你见过这样子的塔吗?"。
若兰没有立即回答我,口中喃喃道:"三座大山,三座尖塔",半晌后说到:"这种景象我好像在一本古书中看到过,跟书中的描述有点相似,不过现在一时想不起来书中的其他细节,只记得那本古书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远古传说之类的东西"。
这确实不能怪若兰记性不好,而是眼前的东西实在太过于抽象,但这些山,这些塔,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在这里,肯定是有独特含义的,我们一时揣测不了中山国人的真实意图。
我问若兰:"先撇开那本古书的事,你第一眼看见这副景象的时候,觉得它像什么东西?"。
若兰短暂思考了一下,随即答到:"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"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4716/4277532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"别紧张,我指的是这张图",若兰看见我提高警惕的样子后对我解释到,然后指着墙上说:"你看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图?"。
眼前的这副图上,简单而密集的线条勾勒出生动又形象的山川河流以及森林峡谷,还画着一座座城池和驿站,山河道路以及城镇村落旁边都标注了文字,不过我却不认识。
"这是一幅地图",我脱口而出,因为这非常明显。
"不错,而且还是一幅军事地图",老孔补充到,我走过去看了下老孔那边的部分,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一些箭头,看起来确实比较像是行军打仗的路线和方向,所有的箭头或直达,或迂回,但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,那是一座圈起来的城池,很是显眼。
其实这也不算很奇怪,可能是当年赵国攻打中山国的时候,中山国人战场失利后,为保大局,在这瓦屋山中重建皇宫大殿,一边抵抗赵国,一边在这里秘密商议军事对策。
也有可能是中山国第二次被灭国之后,中山王率残余国人遁入瓦屋山,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发起反攻,以图再次复国。
这两种解释都说的通,也还比较合情合理,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若兰如此肯定的说这是中山国人的阴谋,因为这种事情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很常见的,当年越国败于吴国后,越王勾践给吴王夫差当了三年马车夫,鞍前马后的服侍吴王夫差,后来越王勾践被赦回国后,十年卧薪尝胆,励精图治,越国最终得以强大,一鼓作气消灭了吴国,这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老孔似乎也没有看出来什么异常,因为这地图上标注的文字我们俩都不认识,难道若兰是从这些字上看出了什么玄机?
"这幅地图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版图",若兰又指着那座圈起来的城池说到:"这座城就是秦国的都城,咸阳"。
什么?秦国地图?咸阳?中山国的军事会议室为什么会挂着秦国的地域图?还在上面一番圈圈点点,难道是…?
老孔恍然大悟,我也反应过来,随即不可置信的说到:"难道中山国人是想要攻打秦国?,这心是得有多大呀"
"从地图上的信息来看确实是这样的,你还记得羊皮卷上写的那些事吗?",若兰反问我。
"当然记得,不过这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",我回想着羊皮卷上的内容,再结合眼前的地,向若兰和老孔做出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推测:
中山国第二次被灭国后,残余国人隐入大山,但这次,他们并没有急于准备复国。中山王拥有天眼,能预知未来,他从天眼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结果:若干年后,中原大地战乱四起,诸国相伐,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起来,成为了一部恐怖的战争机器,凭借着极其强悍的军事实力和采取远交近攻的战争策略,连灭诸国,最终征服六国,一统天下。
而中山王等的就是这个时机,在秦国灭掉其他国家后,中山国再依靠多年来积蓄的力量,举全国之力攻打秦国,直取咸阳,将秦始皇的天下取而代之,窃取秦国战争胜利的果实,以达到独统中原的目的。
毕竟只面对一个秦国,要比在诸国林立的乱世之中生存下去要相对容易的多,这就是中山国人的阴谋。
而且就算到时候中山王已经不在了,但他的这个计划却依然能够延续下去,只等时机来临,便一触即发,不得不说这中山王真是下得一手好棋,能布下如此大局。
老孔比较同意我的推测,若兰所说的阴谋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,但是很显然,中山国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,至于中山王的计划为什么没有成功,我们一时也说不上来,按理说中山王有天眼相助,计划成功的几率应该很高,但历史中并没有关于中山国第二次灭国后的记录和痕迹,这个国家就像神秘消失了一样,也许只有等找到天眼后,一切的疑问才会有答案。
"那中山王还想打秦国,这也太扯淡了吧",柱子扯起嗓子又突然在我身后乍呼,我抬脚就要踢他,却被他一下跳开给躲掉,我问他:"怎么样了?"
"放心吧,包扎的好好的",柱子搓手笑到。
我看阿英暂时没有什么大碍了,问若兰接下来怎么办,这个偏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,我们需要继续搜寻其他地方。
若兰想了一下道:"我们再去另一个偏殿看看,那里可能会有些线索"。
轮到柱子背起大熊,蜂眼和豹子扶着阿英,我和老孔,若兰背上仅剩下的三个背包,举着火把,一行人离开了偏殿。
由于我们不能确定那些黑蛇还在不在主殿里,安全起见,只能从偏殿正门出去,绕过主殿再进入左边的偏殿。
左边这座偏殿里面堆满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,墙角处摆放着一根根未削完的木头,旁边还有一堆堆零散的石块,中间的地面上有三个用沙土筑起来的小土包,每个小土包面前立着一根碎石垒起来的柱头,整个偏殿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施工现场,看的我云里雾里的,不明所以。
我围着房间转了一圈儿,没有发现危险,但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,貌似整个房间都是一些建筑施工类的工具和材料,摆放的都比较随意,唯一看起来有些讲究的东西,就是那三个用沙土堆起来的小土包了。
若兰已经蹲在地上开始研究起土包来,我也借着火光凑近了观看,这三个小土包看起来样子都差不多,堆放的位置连起来像是一个等腰三角形。
其中一个土包的轮廓模样我看着有点眼熟,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,可能是年头太久了,这些土包已经偏离了它原来的造型。
"看外形,有可能是代表三座大山",若兰也不敢肯定,毕竟这土包上也没有文字标注。
说是山的话也能说的过去,但中山国人在这房间里堆三座模型山干什么?难道是在为攻打秦国而做准备,在山里藏兵屯粮吗?细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。
古时候人丁稀少,粮食产量也非常低,男丁在家里务农,是顶梁柱,就算加入了行伍,没有仗打的时候那些士兵也要开荒屯田,以补军粮。看来这中山国人为了灭秦真是考虑周全啊,不过到底是哪三座大山呢?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出来。
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若兰,若兰说有一些道理,不过她认为这三座土包应该还有别的用意,然后指着土包旁边立着的碎石柱头,问我:"你觉得这个东西像什么?"。
我最开始觉得像是几根柱头,但若兰这一问我又有点怀疑自己的看法,仔细观察了一下,这碎石柱头底部较粗,越往上面越细,到了顶部已经成尖状形了,想了想,回答道:"也比较像是一座塔"。
"没错,很有可能这就是三座塔",若兰似乎想起了什么,但表情又有点犹豫,貌似不能肯定,我问她:"你见过这样子的塔吗?"。
若兰没有立即回答我,口中喃喃道:"三座大山,三座尖塔",半晌后说到:"这种景象我好像在一本古书中看到过,跟书中的描述有点相似,不过现在一时想不起来书中的其他细节,只记得那本古书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远古传说之类的东西"。
这确实不能怪若兰记性不好,而是眼前的东西实在太过于抽象,但这些山,这些塔,以特定的方式排列在这里,肯定是有独特含义的,我们一时揣测不了中山国人的真实意图。
我问若兰:"先撇开那本古书的事,你第一眼看见这副景象的时候,觉得它像什么东西?"。
若兰短暂思考了一下,随即答到:"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"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4716/4277532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