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七章 恶政后必有巨大的红利!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寒门崛起、锦衣、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、大魏芳华、贞观憨婿韦浩、大秦:不装了,你爹我是秦始皇、寒门仕子、终宋、贞观极品小女婿、逍遥小书生、混在皇宫假太监、我的姐夫是太子、非正常三国
殿内死寂。
夏之白的声音在殿内传荡着。
他不否定朱元璋的体制有很多可取之处。
但这一切要建立在可行性上。
固然,在朱元璋的强权统治下,他的这套体系能正常运行,但这种正常其实是不正常的,就如同宋代抽走了地方财权之后,地方的确没有再爆发‘安史之乱’。
但与此同时,这也导致地方官员变成朝廷的税吏,也让地方的治理财政开支脱节,在寻求朝廷支出无果之后,要么向百姓征收其他税收,要么就只能开摆。
正常情况。
培育税源的事是地方官员要做的。
但在如今的天下制度下,因为是小政府,人手不足财政不足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治理地方要靠加派大户,而地方的豪强土地,很多都跟地方官吏有勾连,久而久之,原本朝廷加到这些大户头上的税,就落到了小民头上。
大明的财政预算并没有什么计划,通常都是按去年的支出加派,一旦遇到天灾人祸,朝廷很多时候都拿不出钱。
只能加派。
大明的财政崩溃其实早就注定了。
朝廷收走了天下所有财政,就理应担负起天下的一切,不然让朝廷何用?
在如今的社会框架下,有些东西不是裁剪了就能省钱的,朱元璋在天下推行的小政府,看似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,但一个县就四五个官员,靠这四五个官员就能统治地方,根本就是痴人说梦。
最终还是不得不将权力下放。
这些官员因为手中没有财政职权,根本就办不成什么事,到最后只能沦为朝廷的税吏。
至于其他,不出事就行。
朱元璋铁青着眼,看向夏之白的双眸,充斥着杀意。
他的胸腔用力的起伏着。
夏之白的话揭穿了一些虚假的真相。
大明就是在粉饰太平。
空印案,所有人都知道问题所在,若是能道路通畅,能给与他们更多时间,空印案的事就解决了,但修路是需要钱的,给地方官员更多时间,那就耽误了朝廷户部的统计,这一耽误,就要将户部很多政事一推再推。
谁担这个责?
没人敢。
郭桓案牵涉这么多人。
罗列了这么多罪名,陈列这么多苛捐杂税,但朝廷当真有想过废除?
没有。
只是把这些税换了个名头继续再收。
因为大明的低税体系,就收不上来多少钱,但大明要打仗,要大兴土木,要功臣赏赐,百官俸禄、军队粮饷、学校教育、供养藩王等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,这些钱靠正常征税根本不够。
只能通知下去,让地方官员去做。
所谓的苛捐杂税,很大程度,都是朝廷逼迫下压的。
但没有人会承认这个事。
而一旦惹得了百姓不满,就直接杀人泄愤,百姓最喜闻乐见的,就是朝廷杀贪官,但钱朝廷是分文不会退的。
大明这个框架,就是以爱民的由头,在背地行虐民的事。
夏之白拱手道:“陛下书的确比臣读得多,但陛下读来读去,却只读到了自己该担负的责任,却是忘记了要承担相应的义务,天下但凡明事理的人都知晓,恶政之下必然有巨大红利。”
“不然这个政就不可能执行那么久。”
“陛下的禁海运,陛下的小政府,陛下的定额生产制等等,这些政策,落到百姓头上,都算得上是恶政,但却一直能正常运行,就是因为这些政策之下,都有着巨大的红利。”
“这是权力的腐败!”
“陛下不想让朝廷担负这么多责任,就该按着制度,将本来负担连带的好处也一并让出。”
“只看账面,朝廷的确减负颇多。”
“但背地里的账,朝廷当真算清楚了?”
“治理天下从不是照本宣科,从战国开始,天下便出现了编户齐民。”
“这套体系整体而言,是中央垂直管理的耕战系统,只不过这套体系在汉末崩溃了。”
“而从魏晋门阀的儒家故纸堆里建立起来的朝廷,很大程度让渡了基层管理的能力跟意识,只能依仗把地方管理变成‘祖传手艺’的基层自治,到了宋代,王安石的保甲法,算是最后试图重建基层管理的挣扎。”
“只是失败了。”
“至于后面的元,还有大明。”
“一定程度上算是‘皇权不下县’了。”
“陛下的官员把百姓称为刁民、贱民,就理应清楚,治理这样的一群人,需要更多的官员,但大明一个县,只有四五个正式官员,还要肩负着朝廷不时摊派下来的政治任务,这又谁人能做得到?”
“大部分地方治理权都落到了地方胥吏头上。”
“大明的朝廷太高了。”
“高到让人望不见,如今天下各布政司、州县,根本没有力量推动地方基础建设的能力,像是朝廷最为关心的水利兴修,道路改善、教育文化等,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能力,也没有这个力量,全都只能仰仗朝廷。”
“而朝廷又少钱,只能任由糜烂。”
“一旦步入到朝廷腐坏,北方蛮夷南下,朝廷根本组织不起力量抵抗或自卫。”
“陛下什么都想抓,什么都想要,最终什么都得不到。”
“大明目前的政治、军事、教育、经济、外交等各方面都有问题,而问题的根源便在于陛下的自以为是,陛下太高看自己了,也太高看这个天下了,这个天下达不到陛下想抵达的理想状况。”
“现在不能,今后也不能。”
“而且”
“陛下不能剥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!”
“没人喜欢被圈养。”
朱元璋眼中的怒气渐渐消散。
人也彻底沉默了。
夏之白目光平静,继续道:“至于为何我说这是陛下指使的,因为我提出的这一切,的确是陛下促成的,只是陛下或许并不是有意的,甚至根本就没有生出过这种想法。”
“但的确跟陛下有关。”
朱元璋蹙眉。
他没有急着开口,静等着夏之白解释。
夏之白道:“京都盐业开办时,朝堂的阻力不会小,但为何只过了一年不到,江南地区就能兴建这么多盐企?”
“朝廷及地方的阻力去哪儿了?”
“答案很简单。”
“死了!”
“大明施行的是小政府。”
“官员势力本身是保守且抵制新的事情,因而若是大明是个大政府,只怕想在江南推广盐企,要费很多的时间跟心力,而且多半会被阻止,但因为是小政府,陛下一通杀戮下,这些可能的反对声音都没有了。”
“新继任的官员更有锐气也更有冲劲。”
“在旧有的权利体系下,他们并不能从中获利,也很难从旧有体制中占到便宜,因而打破现有格局对他们是有利的,用蒸汽机制盐,就成了他们打破旧有利益格局的钥匙,江南的地方盐企才能这么快建立。”
“所以江南的地区有如此大变动,主要还是得归于陛下的推动。”
“虽然陛下并没有这个心思。”
“陛下的想法,只是见到蒸汽机能节省人力,而大明缺人,天下的徭役如今也越来越重,想着借着这些工具,将一定的人力解放出来,好为天下平摊日渐繁重的徭役。”
朱元璋沉默。
这的确是他的真实想法。
不过夏之白这么一说,倒也有几分道理。
他若是不杀,只怕江南地区根本不会引进‘蒸汽机’。
一定程度上的确是自己成全了夏之白。
夏之白又道:“至于开海,官府不占领,就会为其他人占领,海路对商贸太便利了,能节省太多人力,能节省太多时间了,若是朝廷不去占领,定会把这部分拱手让人,朝廷禁不干净的。”
“尤其是沿海的百姓,他们就靠打渔为生,禁了海,他们靠什么维生?”
“陛下这是在把他们往海贼那边赶。”
“堵不如疏。”
“当利益足够大时,地方自发就会抗击倭寇了。”
“再则。”
“驿站的确是大明很重要的一部分。”
“但如今的驿站军事意味太浓了,很容易为战时政策裹挟,一旦尾大不掉,对大明将会是极大的负担,大明不需要这么多的驿丁,大明不可能每隔几年就打仗,最终这些驿站会变成大明巨大的负担。”
“一旦真养出了百万漕工。”
“大明根本解决不了。”
“因而放开海运,同样是在有计划的减少驿丁的人数,让驿丁始终处于一个朝廷可控的范围,而且在北方推行军民分离,同样有助于,日后消化掉朝廷供养的负担。”
“大明现有的财政政策,注定会推行精兵简政的。”
“在北方平定后,也一定会削减军户跟驿丁的人数,不然这么庞大数量的军户跟驿丁,每年消耗的钱粮都是数百万石计,一旦遇到什么大点的天灾人祸,大明财政不足,就会惹得这些军户跟驿丁怨声载道。”
“军户跟驿丁可不是寻常百姓。”
“他们很多是青壮,真到活不下去的时候,能做的事太多了。”
朱元璋目光一冷。
但很快就隐藏了下去。
他手掌用力的抓着玉如意,眼神越来越深邃凝重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4268/4340139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夏之白的声音在殿内传荡着。
他不否定朱元璋的体制有很多可取之处。
但这一切要建立在可行性上。
固然,在朱元璋的强权统治下,他的这套体系能正常运行,但这种正常其实是不正常的,就如同宋代抽走了地方财权之后,地方的确没有再爆发‘安史之乱’。
但与此同时,这也导致地方官员变成朝廷的税吏,也让地方的治理财政开支脱节,在寻求朝廷支出无果之后,要么向百姓征收其他税收,要么就只能开摆。
正常情况。
培育税源的事是地方官员要做的。
但在如今的天下制度下,因为是小政府,人手不足财政不足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治理地方要靠加派大户,而地方的豪强土地,很多都跟地方官吏有勾连,久而久之,原本朝廷加到这些大户头上的税,就落到了小民头上。
大明的财政预算并没有什么计划,通常都是按去年的支出加派,一旦遇到天灾人祸,朝廷很多时候都拿不出钱。
只能加派。
大明的财政崩溃其实早就注定了。
朝廷收走了天下所有财政,就理应担负起天下的一切,不然让朝廷何用?
在如今的社会框架下,有些东西不是裁剪了就能省钱的,朱元璋在天下推行的小政府,看似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,但一个县就四五个官员,靠这四五个官员就能统治地方,根本就是痴人说梦。
最终还是不得不将权力下放。
这些官员因为手中没有财政职权,根本就办不成什么事,到最后只能沦为朝廷的税吏。
至于其他,不出事就行。
朱元璋铁青着眼,看向夏之白的双眸,充斥着杀意。
他的胸腔用力的起伏着。
夏之白的话揭穿了一些虚假的真相。
大明就是在粉饰太平。
空印案,所有人都知道问题所在,若是能道路通畅,能给与他们更多时间,空印案的事就解决了,但修路是需要钱的,给地方官员更多时间,那就耽误了朝廷户部的统计,这一耽误,就要将户部很多政事一推再推。
谁担这个责?
没人敢。
郭桓案牵涉这么多人。
罗列了这么多罪名,陈列这么多苛捐杂税,但朝廷当真有想过废除?
没有。
只是把这些税换了个名头继续再收。
因为大明的低税体系,就收不上来多少钱,但大明要打仗,要大兴土木,要功臣赏赐,百官俸禄、军队粮饷、学校教育、供养藩王等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,这些钱靠正常征税根本不够。
只能通知下去,让地方官员去做。
所谓的苛捐杂税,很大程度,都是朝廷逼迫下压的。
但没有人会承认这个事。
而一旦惹得了百姓不满,就直接杀人泄愤,百姓最喜闻乐见的,就是朝廷杀贪官,但钱朝廷是分文不会退的。
大明这个框架,就是以爱民的由头,在背地行虐民的事。
夏之白拱手道:“陛下书的确比臣读得多,但陛下读来读去,却只读到了自己该担负的责任,却是忘记了要承担相应的义务,天下但凡明事理的人都知晓,恶政之下必然有巨大红利。”
“不然这个政就不可能执行那么久。”
“陛下的禁海运,陛下的小政府,陛下的定额生产制等等,这些政策,落到百姓头上,都算得上是恶政,但却一直能正常运行,就是因为这些政策之下,都有着巨大的红利。”
“这是权力的腐败!”
“陛下不想让朝廷担负这么多责任,就该按着制度,将本来负担连带的好处也一并让出。”
“只看账面,朝廷的确减负颇多。”
“但背地里的账,朝廷当真算清楚了?”
“治理天下从不是照本宣科,从战国开始,天下便出现了编户齐民。”
“这套体系整体而言,是中央垂直管理的耕战系统,只不过这套体系在汉末崩溃了。”
“而从魏晋门阀的儒家故纸堆里建立起来的朝廷,很大程度让渡了基层管理的能力跟意识,只能依仗把地方管理变成‘祖传手艺’的基层自治,到了宋代,王安石的保甲法,算是最后试图重建基层管理的挣扎。”
“只是失败了。”
“至于后面的元,还有大明。”
“一定程度上算是‘皇权不下县’了。”
“陛下的官员把百姓称为刁民、贱民,就理应清楚,治理这样的一群人,需要更多的官员,但大明一个县,只有四五个正式官员,还要肩负着朝廷不时摊派下来的政治任务,这又谁人能做得到?”
“大部分地方治理权都落到了地方胥吏头上。”
“大明的朝廷太高了。”
“高到让人望不见,如今天下各布政司、州县,根本没有力量推动地方基础建设的能力,像是朝廷最为关心的水利兴修,道路改善、教育文化等,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能力,也没有这个力量,全都只能仰仗朝廷。”
“而朝廷又少钱,只能任由糜烂。”
“一旦步入到朝廷腐坏,北方蛮夷南下,朝廷根本组织不起力量抵抗或自卫。”
“陛下什么都想抓,什么都想要,最终什么都得不到。”
“大明目前的政治、军事、教育、经济、外交等各方面都有问题,而问题的根源便在于陛下的自以为是,陛下太高看自己了,也太高看这个天下了,这个天下达不到陛下想抵达的理想状况。”
“现在不能,今后也不能。”
“而且”
“陛下不能剥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!”
“没人喜欢被圈养。”
朱元璋眼中的怒气渐渐消散。
人也彻底沉默了。
夏之白目光平静,继续道:“至于为何我说这是陛下指使的,因为我提出的这一切,的确是陛下促成的,只是陛下或许并不是有意的,甚至根本就没有生出过这种想法。”
“但的确跟陛下有关。”
朱元璋蹙眉。
他没有急着开口,静等着夏之白解释。
夏之白道:“京都盐业开办时,朝堂的阻力不会小,但为何只过了一年不到,江南地区就能兴建这么多盐企?”
“朝廷及地方的阻力去哪儿了?”
“答案很简单。”
“死了!”
“大明施行的是小政府。”
“官员势力本身是保守且抵制新的事情,因而若是大明是个大政府,只怕想在江南推广盐企,要费很多的时间跟心力,而且多半会被阻止,但因为是小政府,陛下一通杀戮下,这些可能的反对声音都没有了。”
“新继任的官员更有锐气也更有冲劲。”
“在旧有的权利体系下,他们并不能从中获利,也很难从旧有体制中占到便宜,因而打破现有格局对他们是有利的,用蒸汽机制盐,就成了他们打破旧有利益格局的钥匙,江南的地方盐企才能这么快建立。”
“所以江南的地区有如此大变动,主要还是得归于陛下的推动。”
“虽然陛下并没有这个心思。”
“陛下的想法,只是见到蒸汽机能节省人力,而大明缺人,天下的徭役如今也越来越重,想着借着这些工具,将一定的人力解放出来,好为天下平摊日渐繁重的徭役。”
朱元璋沉默。
这的确是他的真实想法。
不过夏之白这么一说,倒也有几分道理。
他若是不杀,只怕江南地区根本不会引进‘蒸汽机’。
一定程度上的确是自己成全了夏之白。
夏之白又道:“至于开海,官府不占领,就会为其他人占领,海路对商贸太便利了,能节省太多人力,能节省太多时间了,若是朝廷不去占领,定会把这部分拱手让人,朝廷禁不干净的。”
“尤其是沿海的百姓,他们就靠打渔为生,禁了海,他们靠什么维生?”
“陛下这是在把他们往海贼那边赶。”
“堵不如疏。”
“当利益足够大时,地方自发就会抗击倭寇了。”
“再则。”
“驿站的确是大明很重要的一部分。”
“但如今的驿站军事意味太浓了,很容易为战时政策裹挟,一旦尾大不掉,对大明将会是极大的负担,大明不需要这么多的驿丁,大明不可能每隔几年就打仗,最终这些驿站会变成大明巨大的负担。”
“一旦真养出了百万漕工。”
“大明根本解决不了。”
“因而放开海运,同样是在有计划的减少驿丁的人数,让驿丁始终处于一个朝廷可控的范围,而且在北方推行军民分离,同样有助于,日后消化掉朝廷供养的负担。”
“大明现有的财政政策,注定会推行精兵简政的。”
“在北方平定后,也一定会削减军户跟驿丁的人数,不然这么庞大数量的军户跟驿丁,每年消耗的钱粮都是数百万石计,一旦遇到什么大点的天灾人祸,大明财政不足,就会惹得这些军户跟驿丁怨声载道。”
“军户跟驿丁可不是寻常百姓。”
“他们很多是青壮,真到活不下去的时候,能做的事太多了。”
朱元璋目光一冷。
但很快就隐藏了下去。
他手掌用力的抓着玉如意,眼神越来越深邃凝重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4268/43401390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