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 抉择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寒门崛起、锦衣、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、大魏芳华、贞观憨婿韦浩、大秦:不装了,你爹我是秦始皇、寒门仕子、终宋、贞观极品小女婿、逍遥小书生、混在皇宫假太监、我的姐夫是太子、非正常三国
雍丘城门放下,张巡率军杀出,身先士卒,直冲叛军阵中,叛军人马惊慌躲避,无奈退兵。
第二天,叛军又集兵来攻城,因为吃了昨天的亏,叛军今日严阵以待,环城架设了石炮,向城头发射,城楼和矮墙都被摧毁。
张巡随机应变,于城上架立木栅抵御叛军的进攻。
叛军蜂拥登城,张巡让士兵扎起蒿草灌入油脂,然后点火投向叛军,叛军失败而归。
张巡人不解甲,趁夜发起突袭,杀敌两千,俘虏叛军两千人而归。
令狐潮接连吃亏,破了大防,次日领兵在城下谩骂,张巡不做理会,只让守城官军摇旗呐喊。
令狐潮谩骂不成,又开始拉拢,道:“张兄,你才能卓越,开元年间便中进士,本该步步高升,却为何到这偏远之地做了县令,只因唐廷皇帝昏庸,奸臣当道,而你草莽之臣,无人可靠,既然唐廷抛弃你,你又何故为唐廷卖命?大燕皇帝最爱能人,你若投降,仍不失封爵拜官,城中将士百姓,也能得以保全。否则,城破之日,我定将屠尽城中生灵!”
张巡和令狐潮是旧相识,当即道:“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,今日之举,忠义何在!”
令狐潮无言答对,引兵而归。
……
时间已到754年二月。
洛阳。
安禄山得知后方战事吃紧,忧虑异常,于是便开始寻欢作乐,以解心忧。
安禄山作乐的方式也很简单,便是照抄李隆基。
李隆基让一百匹马衔杯跳舞祝寿,让犀牛大象跳舞礼拜,让宫女表演《霓裳羽衣舞》,让胡人乐、教坊吹弹乐器,安禄山一律照抄。
严庄静等安禄山享乐完毕,才上前进言,道:“陛下,如今后方有危,是否召集众臣,商讨军务。”
安禄山带着三分醉意,道:“当初让朕反唐的是你们,河北告急,朕想回范阳偏居一隅,也是你们劝朕不要放弃洛阳,朕都听了,你们还要朕怎么样?”
严庄道:“时事易变,陛下要想坐拥天下,就需根据时局不断变化方略,臣也没想到李琩居然如此有定力,硬是不出潼关,再等下去,我们只会越来越被动。”
安禄山道:“那便召文武议事。”
“喏。”严庄领命。
叛军政务堂。
孙孝哲不先出谋划策,而是道:“崔乾佑在陕州多次进攻潼关,一无所获,这也倒罢了,潼关方面不仅不出兵,反而不断派人给崔乾佑送礼。”
安禄山闻言,瞟了严庄一眼。
严庄和崔乾佑同为汉人,自河北十七郡归附唐廷后,安禄山心里已经对汉人有戒心。
但安禄山终是隐忍不发,淡淡道:“此乃唐军的离间之计,不必理会。”
孙孝哲吃瘪不语。
向来沉默的安守忠站起身来,道:“今日只议军务,其余的事,休要再提!”
安禄山微微一笑,对安守忠道:“守忠对军务有何看法?”
安守忠道:“如今唐军从四面合围,如果再拖下去,我们便是瓮中之鳖,只能力求突破,儿有三策,可供义父选用。”
安禄山道:“伱且说来。”
安守忠道:“第一策,下策,孤注一掷。彻底放弃河北,分两路全力进攻潼关和河东,胜则据有天下,败则一无所有。”
安禄山道:“这是赌徒行为#,不可取。”
安守忠道:“第二策,中策,放弃取潼关,进取江淮,掠夺江淮财物后,边战边退,割据河北道。”
安禄山有点犹豫了。
安守忠接着道:“第三策,放唐军出关。”
众人闻言大惊,都看向安守忠。
安守忠冷静道:“唐军之所以不出潼关,是因为崔乾佑将军重兵占据崤函谷道,唐军担心中埋伏。但如今的情形,唐军不出关,我们也打不进去,再这样僵持不下,我们迟早被完全包围,因此不如放唐军出来,在外野战。若胜,消耗了敌军的有生力量,那时再进潼关轻而易举,若败,则退守河北,肃清河北之地的唐军势力,以图割据。”
安禄山道:“别无他策了吗?”
安守忠道:“如今的情形,儿只能想到此三策。”
安禄山转向叛军众文武,道:“诸位还有何策?”
众文武面面相觑,一时间没有主意。
安禄山道:“潼关的河陇将士,也是精锐之师,在外野战,我们只有五分胜算,况且并不是我们放唐军出关,他们就愿意出关。”
安守忠道:“能有五分胜算,已经不错了。至于唐军,如果他们不出关,我们就取河北和江淮,这是好事啊!”
安禄山彻底明白安守忠的意思了。
安守忠这是看清了局势,不能、也不想让大军全押在潼关。
安禄山长叹一声,道:“朕再想想,你们先退下吧。”
“喏。”众人领命。
……
长安。
前线的奏报流水不断的送到李琩手里。
李琩看完,挨个批复。
对于平卢等将的投靠,李琩任命刘客奴为平卢节度使,赐名正臣,任命王玄志为安东副大都护,董秦为平卢兵马使。
对于李光弼、颜真卿、张巡等立功之人,也挨个嘉奖。
然后,是潼关战线。
安禄山最终还是没有同意安守忠的方略,依旧不肯让重军撤出崤函谷道,但又不得不派兵支援河北与江淮战事。
安禄山让田承嗣领兵三万,支援河北,让尹子奇领兵五万,支援江淮,势必要取下雍丘。
而安禄山这么做的原因,则是他认为,李琩对潼关的战略定力过于强悍,短时间内,李琩依旧不会让高仙芝出关,他可以打个时间差,稳住河北局势,打通江淮。
但是,他看错了李琩。
李琩从驻守潼关开始,就和高仙芝一直在谋划出关事宜。
历史上,哥舒翰出潼关确实败了,葬送了朝廷二十万大军,这个锅李隆基得背,但哥舒翰也难辞其咎。
两边兵马、精锐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哥舒翰作为统帅,至少犯了四個错误。
第一,二十万精锐倾巢而出,没有留人驻守城池。
第二,掉以轻心。崔乾佑一诈败,哥舒翰便迫不及待的追击,把大军开进崤函谷道,冲进崔乾佑的包围圈。
第三,没派兵护住两翼,让崔乾佑轻易袭击了侧翼,甚至把侧翼的官军赶去摧毁中军。
第四,用人不当,将领离心。李承光和王思礼争权,步骑分离。而后军的庞忠,无能之辈,前军一败,十万后军不但不顶上,反而自乱阵脚,率先溃逃。
按理说,哥舒翰也是久经沙场,不可能犯这么多失误,但历史上,他确实是就这么做了,李琩只能推测,哥舒翰那时是真的病晕了,也被李隆基逼昏了。
李琩一开始,就有哥舒翰失败的案列做参考,也有郭子仪成功的案例借鉴,对出兵潼关做过无数推演,所以即使他提前出关,也不会大败。
但是他还是拖着不出。
因为他不想和叛军精锐硬碰硬,只获得惨胜,他在等一个机会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3534/4246911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第二天,叛军又集兵来攻城,因为吃了昨天的亏,叛军今日严阵以待,环城架设了石炮,向城头发射,城楼和矮墙都被摧毁。
张巡随机应变,于城上架立木栅抵御叛军的进攻。
叛军蜂拥登城,张巡让士兵扎起蒿草灌入油脂,然后点火投向叛军,叛军失败而归。
张巡人不解甲,趁夜发起突袭,杀敌两千,俘虏叛军两千人而归。
令狐潮接连吃亏,破了大防,次日领兵在城下谩骂,张巡不做理会,只让守城官军摇旗呐喊。
令狐潮谩骂不成,又开始拉拢,道:“张兄,你才能卓越,开元年间便中进士,本该步步高升,却为何到这偏远之地做了县令,只因唐廷皇帝昏庸,奸臣当道,而你草莽之臣,无人可靠,既然唐廷抛弃你,你又何故为唐廷卖命?大燕皇帝最爱能人,你若投降,仍不失封爵拜官,城中将士百姓,也能得以保全。否则,城破之日,我定将屠尽城中生灵!”
张巡和令狐潮是旧相识,当即道:“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,今日之举,忠义何在!”
令狐潮无言答对,引兵而归。
……
时间已到754年二月。
洛阳。
安禄山得知后方战事吃紧,忧虑异常,于是便开始寻欢作乐,以解心忧。
安禄山作乐的方式也很简单,便是照抄李隆基。
李隆基让一百匹马衔杯跳舞祝寿,让犀牛大象跳舞礼拜,让宫女表演《霓裳羽衣舞》,让胡人乐、教坊吹弹乐器,安禄山一律照抄。
严庄静等安禄山享乐完毕,才上前进言,道:“陛下,如今后方有危,是否召集众臣,商讨军务。”
安禄山带着三分醉意,道:“当初让朕反唐的是你们,河北告急,朕想回范阳偏居一隅,也是你们劝朕不要放弃洛阳,朕都听了,你们还要朕怎么样?”
严庄道:“时事易变,陛下要想坐拥天下,就需根据时局不断变化方略,臣也没想到李琩居然如此有定力,硬是不出潼关,再等下去,我们只会越来越被动。”
安禄山道:“那便召文武议事。”
“喏。”严庄领命。
叛军政务堂。
孙孝哲不先出谋划策,而是道:“崔乾佑在陕州多次进攻潼关,一无所获,这也倒罢了,潼关方面不仅不出兵,反而不断派人给崔乾佑送礼。”
安禄山闻言,瞟了严庄一眼。
严庄和崔乾佑同为汉人,自河北十七郡归附唐廷后,安禄山心里已经对汉人有戒心。
但安禄山终是隐忍不发,淡淡道:“此乃唐军的离间之计,不必理会。”
孙孝哲吃瘪不语。
向来沉默的安守忠站起身来,道:“今日只议军务,其余的事,休要再提!”
安禄山微微一笑,对安守忠道:“守忠对军务有何看法?”
安守忠道:“如今唐军从四面合围,如果再拖下去,我们便是瓮中之鳖,只能力求突破,儿有三策,可供义父选用。”
安禄山道:“伱且说来。”
安守忠道:“第一策,下策,孤注一掷。彻底放弃河北,分两路全力进攻潼关和河东,胜则据有天下,败则一无所有。”
安禄山道:“这是赌徒行为#,不可取。”
安守忠道:“第二策,中策,放弃取潼关,进取江淮,掠夺江淮财物后,边战边退,割据河北道。”
安禄山有点犹豫了。
安守忠接着道:“第三策,放唐军出关。”
众人闻言大惊,都看向安守忠。
安守忠冷静道:“唐军之所以不出潼关,是因为崔乾佑将军重兵占据崤函谷道,唐军担心中埋伏。但如今的情形,唐军不出关,我们也打不进去,再这样僵持不下,我们迟早被完全包围,因此不如放唐军出来,在外野战。若胜,消耗了敌军的有生力量,那时再进潼关轻而易举,若败,则退守河北,肃清河北之地的唐军势力,以图割据。”
安禄山道:“别无他策了吗?”
安守忠道:“如今的情形,儿只能想到此三策。”
安禄山转向叛军众文武,道:“诸位还有何策?”
众文武面面相觑,一时间没有主意。
安禄山道:“潼关的河陇将士,也是精锐之师,在外野战,我们只有五分胜算,况且并不是我们放唐军出关,他们就愿意出关。”
安守忠道:“能有五分胜算,已经不错了。至于唐军,如果他们不出关,我们就取河北和江淮,这是好事啊!”
安禄山彻底明白安守忠的意思了。
安守忠这是看清了局势,不能、也不想让大军全押在潼关。
安禄山长叹一声,道:“朕再想想,你们先退下吧。”
“喏。”众人领命。
……
长安。
前线的奏报流水不断的送到李琩手里。
李琩看完,挨个批复。
对于平卢等将的投靠,李琩任命刘客奴为平卢节度使,赐名正臣,任命王玄志为安东副大都护,董秦为平卢兵马使。
对于李光弼、颜真卿、张巡等立功之人,也挨个嘉奖。
然后,是潼关战线。
安禄山最终还是没有同意安守忠的方略,依旧不肯让重军撤出崤函谷道,但又不得不派兵支援河北与江淮战事。
安禄山让田承嗣领兵三万,支援河北,让尹子奇领兵五万,支援江淮,势必要取下雍丘。
而安禄山这么做的原因,则是他认为,李琩对潼关的战略定力过于强悍,短时间内,李琩依旧不会让高仙芝出关,他可以打个时间差,稳住河北局势,打通江淮。
但是,他看错了李琩。
李琩从驻守潼关开始,就和高仙芝一直在谋划出关事宜。
历史上,哥舒翰出潼关确实败了,葬送了朝廷二十万大军,这个锅李隆基得背,但哥舒翰也难辞其咎。
两边兵马、精锐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哥舒翰作为统帅,至少犯了四個错误。
第一,二十万精锐倾巢而出,没有留人驻守城池。
第二,掉以轻心。崔乾佑一诈败,哥舒翰便迫不及待的追击,把大军开进崤函谷道,冲进崔乾佑的包围圈。
第三,没派兵护住两翼,让崔乾佑轻易袭击了侧翼,甚至把侧翼的官军赶去摧毁中军。
第四,用人不当,将领离心。李承光和王思礼争权,步骑分离。而后军的庞忠,无能之辈,前军一败,十万后军不但不顶上,反而自乱阵脚,率先溃逃。
按理说,哥舒翰也是久经沙场,不可能犯这么多失误,但历史上,他确实是就这么做了,李琩只能推测,哥舒翰那时是真的病晕了,也被李隆基逼昏了。
李琩一开始,就有哥舒翰失败的案列做参考,也有郭子仪成功的案例借鉴,对出兵潼关做过无数推演,所以即使他提前出关,也不会大败。
但是他还是拖着不出。
因为他不想和叛军精锐硬碰硬,只获得惨胜,他在等一个机会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3534/4246911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