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期许(五更)
净乐王宫,明真帝看着入宫觐见的女官景瑜,他一把推掉跟前的奏折,瞪大双目质问道:“你说啥子?!王儿没带回来,你倒要上山修行了?!”
“非是奴婢一人,而是殿外五百余众一同山上修行。”
“殿下还让奴婢携信一封禀告陛下王后。”
景瑜从袖口取出一方蚕丝织就的丝绢呈递明真帝跟前。
明真帝看着跟前呈递的丝绢,只是扶额叹气,也不知在想些什么,一旁垂帘听政的善胜王后见状,只得自己着手摊开供明真帝观阅。
『父王母后,孩儿忘秋三拜顿首。久不通函,至以为念。食品衣料已然带到,王儿不甚欣喜。近日一切安好。』
『太和山中,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。从流飘荡,任意东西。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。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。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。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返。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;疏条交映,有时见日。』
『念及此间乐逍遥,平日虽有师尊、小妹作伴身侧,却仍心感寂寥,想是无有志同道合者。于此还望父王允王儿唐突无状,还五百壮士自由身且随王儿修行,山间别无长物,唯独山果众多,好叫父王周知,未免做多无谓之事。』
『山间无事,独好与兽坐论道言。日久天长,野兽通灵。尝闻前年国中大旱,纵是而今旱情稍解,民地亦多有荒耕弃废,想是秋收之前,民生不兴。』
『子民躬耕不易,往年赈灾,国库亦无多少陈粮,若是外求,稳定粮价,怕只怕楚人闻讯起价,距离秋收还有段时日,王儿已遣黑蚁下山帮耕,更兼新培稻种,还望父王告知底下生民早日复耕,秋收之前就可丰收,国内农桑自食其力也好过看旁人脸色。』
『孩儿忘秋,再三顿首以拜。纸短情长,伏惟珍摄。』
字迹遒劲,笔势巍峨峻耸,字里行间颇有大家之风,看的明真帝眉梢微挑,心底直呼吾儿有大帝之姿。
“倒不愧是吾儿,一手家书却有仓圣遗风。”
善胜王后得书如获至宝般不吝夸赞,然后她就这么当着明真帝的面打算用手把丝绢卷起收进长袖之中。
“生子如此,吾亦荣焉,别那么小家子气。”
“正好今日百官在此,不若彼此间各自传阅一二,日后百官起草的竹奏也写的好看些。”
明真帝大手一挥,死活也不让自家婆娘独自收藏王儿家书。
他都决定好了,这封家书以后就摆在案头,有事没事自己看几眼,就当赏心悦目陶冶情操了。
也就在百官传阅太子家书,各自赞叹发表观后感时。
心情甚好的明真帝不由问起道:“先前王儿所言新培稻种所在何处?”
景瑜微微躬身,不卑不亢回答道:“回禀陛下,将士归来尽皆身负数袋稻种,随行辎重所装稻种足够国中用度。”
“尝闻山顶仙人施展教化之能,教化无量众生,不知这太和黑蚁可是启智通灵之物?”
对于所谓山顶仙人存在些许敬畏的明真帝不由好奇的打听一手。
“奴婢入山,只见黑蚁飞天遁地抱蛹而出,更有蛛妇抽丝结衣,林间猛兽无不炼化喉中横骨口吐人言。其间对于殿下多有感激之色,莫有不敬者,它们想是已然启智通灵。”
景瑜小心回答道。
“既如此,我也好起草奏折告知国中生民童稚之子勿伤黑蚁性命。”
“今日晚些下朝,稍后百官阅毕王儿家书,我与司寇量刑立法,百官在旁诤议,你一一记下,回头折身太和也好叫王儿知晓此事。若是王儿无甚意见也不必写信差遣,切莫懈怠修行事。”
明真帝语气很是和缓。
“吾儿有扶国之心便可,你在位一天自当帮其看护一天,所谓一事不烦二主,何须让其知晓国中大事,日后吾儿继位再教便是,你还怕王儿跑了不成?”
显然,向来爱护子嗣的善胜王后根本没考虑过让忘秋接触这些烦心事,起手就是一记信息屏蔽。
“也是,倒是我先急上了,王儿有心国统便是极好。”
“先前忘问,那孽障如何了,可曾给王儿修行招致麻烦?”
许是想到了自己的次女,明真帝话语提及之时热情直接降至零点了。
“王女近来一切安好,殿下有意携其踏足仙道,而今正在殿下身侧塑体。”
知道王女在国中没啥好名声的景瑜只是简单提了一嘴。
“若不知好歹,就将她带回。孤也不指望她以后相夫教子阖家欢乐,回来后就守陵去吧,以后坟前尽孝倒也方便。”
明真帝思考着,对于次女的安排倒是草率。
善胜王后有些沉默,却未反驳。
百官对此却颇有微词,更有官员殿中直言王女不祥,看守王陵有碍风水。
景瑜似是想为王女辩解什么,但一想起人心成见如大山一般,只是躬身轻叹。
等景瑜带着诏书出宫与前方戍守而立的五百士卒宣读之时。
五百士卒在听完诏书内容后在景清的带领下出了内城。
“自此而别,各回家中告与家人,七日后,神行符碎,外城集结。”
景清扫视着身前五百士卒,郑重说道。
“诺!”
士卒拱手辞别,有条不紊的沿着大道各自返乡。
“走吧。”
见部下皆离,景清看着待在一旁的胞妹,招呼道。
“嗯。”
景瑜抽出了袖口符箓,随着神行符箓无风自燃,那股脚下清风伴生的感觉再度缭绕心头。
短暂适应后,眼见沿途风景化为过往流光,片刻钟头后。
景瑜与景清已然来到景家村外。
看着稻田皲裂,稻苗蔫黄,沿途官吏开仓放粮,路中老叟梓童于粥棚底下捧碗要粥,久未归家的景清景瑜见此也是默然无言。
“别看了,又不是没见过。”
景清拍了下景瑜的肩头,让她回神。
“是啊,至少他们还有粥喝,一想起当年逃荒至此,恍然如梦。”
景瑜从袖口取出一个锦袋,并从中抖落出一枚拇指大的细小圆球,圆球似乎感觉自己落地了,急忙散开,化作数百飞蚁。
“知道如何指挥它们吗?”
景清看着面前派方阵的飞蚁群们,不由看向景瑜。
“不知道,它们只听殿下的话,它们一直以为殿下是它们的王,而它们是殿下派往边疆戍边的士兵。”
立于枯树树干边侧,景瑜用压裙刀在树心刨了一个小坑,并从腰裙处取出一个酒葫芦至于其中。
只见一只金头黑腹的细蜂顶着葫芦盖子飞了出来,随着蜂翼鼓荡,葫芦嘴里飘离出一阵荔枝蜜香。
“大军与粮草并行,有它们和睦相处,只要陛下旨意下达,相信不久后乡里又会飘满稻香了吧。”
景瑜笑吟吟的看着脚下两只飞蚁翻动地上土粒,对于景家村的未来多了一丝期许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3036/4230361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“非是奴婢一人,而是殿外五百余众一同山上修行。”
“殿下还让奴婢携信一封禀告陛下王后。”
景瑜从袖口取出一方蚕丝织就的丝绢呈递明真帝跟前。
明真帝看着跟前呈递的丝绢,只是扶额叹气,也不知在想些什么,一旁垂帘听政的善胜王后见状,只得自己着手摊开供明真帝观阅。
『父王母后,孩儿忘秋三拜顿首。久不通函,至以为念。食品衣料已然带到,王儿不甚欣喜。近日一切安好。』
『太和山中,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。从流飘荡,任意东西。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。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。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。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返。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;疏条交映,有时见日。』
『念及此间乐逍遥,平日虽有师尊、小妹作伴身侧,却仍心感寂寥,想是无有志同道合者。于此还望父王允王儿唐突无状,还五百壮士自由身且随王儿修行,山间别无长物,唯独山果众多,好叫父王周知,未免做多无谓之事。』
『山间无事,独好与兽坐论道言。日久天长,野兽通灵。尝闻前年国中大旱,纵是而今旱情稍解,民地亦多有荒耕弃废,想是秋收之前,民生不兴。』
『子民躬耕不易,往年赈灾,国库亦无多少陈粮,若是外求,稳定粮价,怕只怕楚人闻讯起价,距离秋收还有段时日,王儿已遣黑蚁下山帮耕,更兼新培稻种,还望父王告知底下生民早日复耕,秋收之前就可丰收,国内农桑自食其力也好过看旁人脸色。』
『孩儿忘秋,再三顿首以拜。纸短情长,伏惟珍摄。』
字迹遒劲,笔势巍峨峻耸,字里行间颇有大家之风,看的明真帝眉梢微挑,心底直呼吾儿有大帝之姿。
“倒不愧是吾儿,一手家书却有仓圣遗风。”
善胜王后得书如获至宝般不吝夸赞,然后她就这么当着明真帝的面打算用手把丝绢卷起收进长袖之中。
“生子如此,吾亦荣焉,别那么小家子气。”
“正好今日百官在此,不若彼此间各自传阅一二,日后百官起草的竹奏也写的好看些。”
明真帝大手一挥,死活也不让自家婆娘独自收藏王儿家书。
他都决定好了,这封家书以后就摆在案头,有事没事自己看几眼,就当赏心悦目陶冶情操了。
也就在百官传阅太子家书,各自赞叹发表观后感时。
心情甚好的明真帝不由问起道:“先前王儿所言新培稻种所在何处?”
景瑜微微躬身,不卑不亢回答道:“回禀陛下,将士归来尽皆身负数袋稻种,随行辎重所装稻种足够国中用度。”
“尝闻山顶仙人施展教化之能,教化无量众生,不知这太和黑蚁可是启智通灵之物?”
对于所谓山顶仙人存在些许敬畏的明真帝不由好奇的打听一手。
“奴婢入山,只见黑蚁飞天遁地抱蛹而出,更有蛛妇抽丝结衣,林间猛兽无不炼化喉中横骨口吐人言。其间对于殿下多有感激之色,莫有不敬者,它们想是已然启智通灵。”
景瑜小心回答道。
“既如此,我也好起草奏折告知国中生民童稚之子勿伤黑蚁性命。”
“今日晚些下朝,稍后百官阅毕王儿家书,我与司寇量刑立法,百官在旁诤议,你一一记下,回头折身太和也好叫王儿知晓此事。若是王儿无甚意见也不必写信差遣,切莫懈怠修行事。”
明真帝语气很是和缓。
“吾儿有扶国之心便可,你在位一天自当帮其看护一天,所谓一事不烦二主,何须让其知晓国中大事,日后吾儿继位再教便是,你还怕王儿跑了不成?”
显然,向来爱护子嗣的善胜王后根本没考虑过让忘秋接触这些烦心事,起手就是一记信息屏蔽。
“也是,倒是我先急上了,王儿有心国统便是极好。”
“先前忘问,那孽障如何了,可曾给王儿修行招致麻烦?”
许是想到了自己的次女,明真帝话语提及之时热情直接降至零点了。
“王女近来一切安好,殿下有意携其踏足仙道,而今正在殿下身侧塑体。”
知道王女在国中没啥好名声的景瑜只是简单提了一嘴。
“若不知好歹,就将她带回。孤也不指望她以后相夫教子阖家欢乐,回来后就守陵去吧,以后坟前尽孝倒也方便。”
明真帝思考着,对于次女的安排倒是草率。
善胜王后有些沉默,却未反驳。
百官对此却颇有微词,更有官员殿中直言王女不祥,看守王陵有碍风水。
景瑜似是想为王女辩解什么,但一想起人心成见如大山一般,只是躬身轻叹。
等景瑜带着诏书出宫与前方戍守而立的五百士卒宣读之时。
五百士卒在听完诏书内容后在景清的带领下出了内城。
“自此而别,各回家中告与家人,七日后,神行符碎,外城集结。”
景清扫视着身前五百士卒,郑重说道。
“诺!”
士卒拱手辞别,有条不紊的沿着大道各自返乡。
“走吧。”
见部下皆离,景清看着待在一旁的胞妹,招呼道。
“嗯。”
景瑜抽出了袖口符箓,随着神行符箓无风自燃,那股脚下清风伴生的感觉再度缭绕心头。
短暂适应后,眼见沿途风景化为过往流光,片刻钟头后。
景瑜与景清已然来到景家村外。
看着稻田皲裂,稻苗蔫黄,沿途官吏开仓放粮,路中老叟梓童于粥棚底下捧碗要粥,久未归家的景清景瑜见此也是默然无言。
“别看了,又不是没见过。”
景清拍了下景瑜的肩头,让她回神。
“是啊,至少他们还有粥喝,一想起当年逃荒至此,恍然如梦。”
景瑜从袖口取出一个锦袋,并从中抖落出一枚拇指大的细小圆球,圆球似乎感觉自己落地了,急忙散开,化作数百飞蚁。
“知道如何指挥它们吗?”
景清看着面前派方阵的飞蚁群们,不由看向景瑜。
“不知道,它们只听殿下的话,它们一直以为殿下是它们的王,而它们是殿下派往边疆戍边的士兵。”
立于枯树树干边侧,景瑜用压裙刀在树心刨了一个小坑,并从腰裙处取出一个酒葫芦至于其中。
只见一只金头黑腹的细蜂顶着葫芦盖子飞了出来,随着蜂翼鼓荡,葫芦嘴里飘离出一阵荔枝蜜香。
“大军与粮草并行,有它们和睦相处,只要陛下旨意下达,相信不久后乡里又会飘满稻香了吧。”
景瑜笑吟吟的看着脚下两只飞蚁翻动地上土粒,对于景家村的未来多了一丝期许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3036/4230361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