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:西周 第五章 气数已尽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寒门崛起、锦衣、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、大魏芳华、贞观憨婿韦浩、大秦:不装了,你爹我是秦始皇、寒门仕子、终宋、贞观极品小女婿、逍遥小书生、混在皇宫假太监、我的姐夫是太子、非正常三国
周幽王是个贪图享乐的人,上台后为了自己多享受,增加税收,还任用了奸臣虢石父,导致当时原本就不好过活的百姓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公元前780年,周幽王上台的第二年。岐山发生了7级大地震,和汶川地震的破坏力相当,同时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。岐山在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境内,是周朝的老家,西岐说的就是这里。老家大地震还得了,太不吉利了,大夫伯阳父做出了预言:“现在周朝的德行就像夏商末代一样,违逆天道,才惹来了地震,周朝气数已尽啊,十年内必亡。”虽然伯阳甫有点迷信,不过他预言对了。
虽然财政吃紧,但周幽王还是学习父亲穷兵黩武,对于看不顺眼的诸侯也毫不留情,比如褒国国君劝他不要随意用兵,周幽王听了很生气,直接派兵去打褒国。褒国实力弱,无力抵抗,只好进献美女褒姒,褒姒长得和天仙一样,周幽王看到后非常满意,就退兵了。
史书上写周幽王此后天天和褒姒醉生梦死,最后导致亡国。打诸侯国,诸侯国送美女,红颜祸水,最终亡国,这个套路有没有很熟悉?桀和妹喜,纣王和妲己,周幽王和褒姒,如出一辙,总将过错归于这些女子,反映出了古时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。
周幽王最著名的事件是“烽火戏诸侯”,话说褒姒这位冰山美人,每天一副高冷的姿态,从来都不笑,周幽王很着急,为博美人一笑,还悬赏求计,后来有个人提议周幽王到烽火台玩玩火试试。
烽火台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传递重要信息,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,如有敌情发生,白天布烟,夜间点火,相邻的烽火台看到信号,则继续传递,这样就能迅速传递重大敌情。周幽王来到骊山的烽火台上,点上了火,一时间,狼烟四起,烽火连连,各地诸侯看到信号,以为有外敌入侵,立即带着军队马不停蹄地奔向骊山。
到了骊山脚下后,各路诸侯你看我,我看你,就是不见敌军,很是奇怪,只听到山上阵阵的奏乐声。周幽王派人下来传话:“我和褒姒美人闲着无聊,点烽火玩玩,各位辛苦了哈,各回各家吧。”各路诸侯被这么一整,气的不行,灰头土脸地回了家。褒姒看到这么多人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觉得还挺有意思的,于是哈哈大笑。周幽王大喜,为了逗笑褒姒,数次点燃烽火台,诸侯们渐渐地就不来了。
后来犬戎真的来进犯,周幽王点烽火告急,由于诸侯们之前受了戏弄,这次没人来营救。西周都城镐京很快被攻破,周幽王被杀,等诸侯们知道了消息,组织军队赶来,犬戎见状,烧杀抢掠了一番,就撤退了,故事到此结束。
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请各位自己细细思考,我稍后再做解释。不管这个故事真假,周幽王对褒姒的宠幸是假不了的,以致于后来周幽王废掉原先的申王后,废掉原先的太子姬宜臼,立褒姒为后,立褒姒儿子伯服为太子。姬宜臼担心自己的安危,于是和母亲逃到了申国,申国国君申侯是当时申王后的父亲,姬宜臼的外公。周幽王知道姬宜臼逃走后大怒,还罢免了申侯的爵位,准备出兵讨伐。
申侯自知申国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抵挡周朝军队,于是暗中联合了郐国和犬戎。在周幽王出兵攻打申国的同时,郐国起兵支援,犬戎直接攻向西周都城镐京。西周大军很快被击败,三支军队包围了镐京,打了两天城破,出逃的周幽王最终被赶上的犬戎所杀。
至此,西周历经十三任王(算姬和的话是十四)后覆灭,对于亡国,周幽王自然有很大的责任,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实在是西周气数已尽。等其他诸侯们赶来,犬戎已经烧杀掠夺了一番回家了,申侯作为姬宜臼的外公,和鲁、许等诸侯们拥立姬宜臼为君。
虽然姬宜臼是被逼上谋反的道路,但姬宜臼是出逃的王子,毕竟是谋反,名不正言不顺,而且在周幽王死后,还是有正统继承人的,他就是姬余臣,周幽王的弟弟,被另一派老诸侯拥立上台。当时的情况被称为“二王并立”,在接下来的一章会写到。
“二王并立”这个事,在《史记》中没有被提及,因为姬宜臼的夺权道路并不是正统的道路,后世为了给姬宜臼创造出正当理由,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应运而生。烽火戏诸侯出自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这里斗胆评价一下司马迁以及号称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,接下来的只是个人看法。
汉武帝时期,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提出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统治政策。司马迁早年求学于孔安国、董仲舒,这两位都是大儒。儒家思想中,最重要的就是“仁”。司马迁处于这种思想氛围中,写出的《史记》难免有失偏颇,因为历史上的不仁不义之事多了去了。再者,司马迁那个年代,先秦典籍保留下来的很少,他可以参照的史料也是极其有限,《史记》很多故事也是口耳相传而来的,司马迁师从儒家,可以认为很多儒家的人传下来的故事,司马迁更愿意相信。
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古物出土,证明了《史记》中的诸多漏洞。我想告诉大家的是,司马迁在那个资料匮乏的年代能写出《史记》,固然是伟大的,但是也正因为资料匮乏,加之司马迁本人正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,写出的《史记》也并不是完全正确,甚至可以说,《史记》的文学性强于真实性。
接下去到东周了,史料也开始丰富起来,诸侯混战、百家争鸣,敬请期待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2707/4216810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公元前780年,周幽王上台的第二年。岐山发生了7级大地震,和汶川地震的破坏力相当,同时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。岐山在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境内,是周朝的老家,西岐说的就是这里。老家大地震还得了,太不吉利了,大夫伯阳父做出了预言:“现在周朝的德行就像夏商末代一样,违逆天道,才惹来了地震,周朝气数已尽啊,十年内必亡。”虽然伯阳甫有点迷信,不过他预言对了。
虽然财政吃紧,但周幽王还是学习父亲穷兵黩武,对于看不顺眼的诸侯也毫不留情,比如褒国国君劝他不要随意用兵,周幽王听了很生气,直接派兵去打褒国。褒国实力弱,无力抵抗,只好进献美女褒姒,褒姒长得和天仙一样,周幽王看到后非常满意,就退兵了。
史书上写周幽王此后天天和褒姒醉生梦死,最后导致亡国。打诸侯国,诸侯国送美女,红颜祸水,最终亡国,这个套路有没有很熟悉?桀和妹喜,纣王和妲己,周幽王和褒姒,如出一辙,总将过错归于这些女子,反映出了古时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。
周幽王最著名的事件是“烽火戏诸侯”,话说褒姒这位冰山美人,每天一副高冷的姿态,从来都不笑,周幽王很着急,为博美人一笑,还悬赏求计,后来有个人提议周幽王到烽火台玩玩火试试。
烽火台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传递重要信息,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,如有敌情发生,白天布烟,夜间点火,相邻的烽火台看到信号,则继续传递,这样就能迅速传递重大敌情。周幽王来到骊山的烽火台上,点上了火,一时间,狼烟四起,烽火连连,各地诸侯看到信号,以为有外敌入侵,立即带着军队马不停蹄地奔向骊山。
到了骊山脚下后,各路诸侯你看我,我看你,就是不见敌军,很是奇怪,只听到山上阵阵的奏乐声。周幽王派人下来传话:“我和褒姒美人闲着无聊,点烽火玩玩,各位辛苦了哈,各回各家吧。”各路诸侯被这么一整,气的不行,灰头土脸地回了家。褒姒看到这么多人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觉得还挺有意思的,于是哈哈大笑。周幽王大喜,为了逗笑褒姒,数次点燃烽火台,诸侯们渐渐地就不来了。
后来犬戎真的来进犯,周幽王点烽火告急,由于诸侯们之前受了戏弄,这次没人来营救。西周都城镐京很快被攻破,周幽王被杀,等诸侯们知道了消息,组织军队赶来,犬戎见状,烧杀抢掠了一番,就撤退了,故事到此结束。
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请各位自己细细思考,我稍后再做解释。不管这个故事真假,周幽王对褒姒的宠幸是假不了的,以致于后来周幽王废掉原先的申王后,废掉原先的太子姬宜臼,立褒姒为后,立褒姒儿子伯服为太子。姬宜臼担心自己的安危,于是和母亲逃到了申国,申国国君申侯是当时申王后的父亲,姬宜臼的外公。周幽王知道姬宜臼逃走后大怒,还罢免了申侯的爵位,准备出兵讨伐。
申侯自知申国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抵挡周朝军队,于是暗中联合了郐国和犬戎。在周幽王出兵攻打申国的同时,郐国起兵支援,犬戎直接攻向西周都城镐京。西周大军很快被击败,三支军队包围了镐京,打了两天城破,出逃的周幽王最终被赶上的犬戎所杀。
至此,西周历经十三任王(算姬和的话是十四)后覆灭,对于亡国,周幽王自然有很大的责任,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实在是西周气数已尽。等其他诸侯们赶来,犬戎已经烧杀掠夺了一番回家了,申侯作为姬宜臼的外公,和鲁、许等诸侯们拥立姬宜臼为君。
虽然姬宜臼是被逼上谋反的道路,但姬宜臼是出逃的王子,毕竟是谋反,名不正言不顺,而且在周幽王死后,还是有正统继承人的,他就是姬余臣,周幽王的弟弟,被另一派老诸侯拥立上台。当时的情况被称为“二王并立”,在接下来的一章会写到。
“二王并立”这个事,在《史记》中没有被提及,因为姬宜臼的夺权道路并不是正统的道路,后世为了给姬宜臼创造出正当理由,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应运而生。烽火戏诸侯出自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这里斗胆评价一下司马迁以及号称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,接下来的只是个人看法。
汉武帝时期,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提出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统治政策。司马迁早年求学于孔安国、董仲舒,这两位都是大儒。儒家思想中,最重要的就是“仁”。司马迁处于这种思想氛围中,写出的《史记》难免有失偏颇,因为历史上的不仁不义之事多了去了。再者,司马迁那个年代,先秦典籍保留下来的很少,他可以参照的史料也是极其有限,《史记》很多故事也是口耳相传而来的,司马迁师从儒家,可以认为很多儒家的人传下来的故事,司马迁更愿意相信。
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古物出土,证明了《史记》中的诸多漏洞。我想告诉大家的是,司马迁在那个资料匮乏的年代能写出《史记》,固然是伟大的,但是也正因为资料匮乏,加之司马迁本人正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,写出的《史记》也并不是完全正确,甚至可以说,《史记》的文学性强于真实性。
接下去到东周了,史料也开始丰富起来,诸侯混战、百家争鸣,敬请期待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2707/4216810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