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震动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陈黄皮、云若月楚玄辰、女总裁的贴身兵王、叶辰萧初然、陈黄皮叶红鱼、逍遥兵王、诸天替身行、叶新林清雪、穿成农家小福宝,逃荒路上开挂了、七界传说、快穿:偏执反派在我怀里奶唧唧、妖龙古帝、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
二月初十日,北京城。
初春时节的北京城依旧寒冷,不过街上已经恢复了一些人气,南来北往的商贾,城内的百姓,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,还有不时列队经过的五城兵马司弓兵,共同组成了热闹、繁华的京师市井画卷。
哪怕如今的大明帝国已经日暮西山,可是作为帝国心脏的京师,依旧保持着活力,令人向往。
只是这样的繁华在明眼人看来,却是回光返照。
这天在乾清宫内,崇祯帝稳稳的坐在龙椅上,看着满朝文武恭敬的列队走了进来,心中却没有身为大明帝国掌舵人的荣耀,满心都是忧愁、急躁,以及不可莫名的悲凉感。
“来!吾弟当为尧舜!”
这是先帝天启皇帝龙驭归天之前,对自己所说的。
“尧舜?朕也想当尧舜,想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,重现永乐盛世、仁宣盛世,可是朕穷尽心力,却大有无力回天之感,仿佛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与朕作对,朕还能依靠谁?”
“陛下圣明,如今众正盈朝,我大明当重现荣光!”
这是两年前,也就是崇祯六年的时候,内阁首辅温体仁刚刚上任之际,领着满朝文武对崇祯帝说的话,当时的崇祯帝真的以为朝堂上是“众正盈朝”,可是接下来的两年,国事却越发的艰辛。
“朝臣当真是中正,可是国事却为何日益败坏?朕想要的治国之策无人献计,可是朝堂政斗都是个个在行,这究竟是为什么?”
此时崇祯帝看着已经进入大殿之上,正在三叩九拜的群臣,脑海中先后想起了这两句话,心中的烦躁更甚,于是不等朝臣行礼完毕,便挥了挥手,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见状急忙上前一步,尖声唱道:“众臣工平身!”
群臣纷纷起身,然后分文右武左站好。
“唉!”
崇祯帝叹息了一声,听着王承恩在唱着:“有事早奏,无事退朝”,心中却在想着西北流贼之乱如何平定,辽东失地何时收复。
“此前东江镇出动了一个区区百户就取得大捷,总兵官沈世魁授怀远将军、上轻车都尉,荫其子为锦衣卫千户。那个百户也升为副千户。像这样的捷报再多一些就好了,朕也可以重用一些能战的猛将,也许这烽火天下就能好转起来!”
崇祯帝正想着,忽然看到兵部尚书范景文出列:“启奏陛下,臣有事奏!”
此时崇祯帝的心中泛起了一丝期待:“也许会是好消息呢!”
果然,范景文一连给了崇祯帝三个好消息,先是禀报了红咀堡保卫战的胜利,紧接着便是刘山君突袭拿下了栾古关,最后则是小黑山伏击战的大捷。
当然了,这些捷报里面的主要功劳都是总兵官沈世魁的,而刘山君和广鹿岛将士也分到了一部分功劳,升官是肯定没问题的。
此时,这三个大捷顿时震得朝野哗然。
“什么?数战下来,东江镇竟然斩首一万三千余级,还阵战了东奴汉军固山额真、梅勒章京、牛录额真等十几人?”
“国朝在辽东调集过多少精兵强将,却也没有过这等大捷,东江镇什么时候如此能战了?”
“如此夸张的斩首数,兵部一定要严格核查,决不能让东江镇的兵丁杀良冒功!”
崇祯帝听到一连三份捷报,也是心中振奋,可是听到几个御史在一旁质疑,心中不免有些不悦,于是便看向了范景文。
范景文是明万历三十七年中举,明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,授东昌府推官。明万历四十七年,范景文入朝为吏部稽勋司主事,调验封司,转考功司。
到了崇祯二年,范景文任太常寺少卿,调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,巡抚河南,当时京师戒严,范景文率所部勤王,练兵通州。而后到了崇祯七年,范景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。
可以说范景文是如今朝中极少有的干练之臣,虽然在历史上默默无名,能力也比不上后世耳熟能详的陈新甲、洪承畴等人,但至少范景文能干事,后来在李自成率军入京师的时候,范景文也没有像东林党那些文官那样投降,而是投双塔寺旁的古井殉国,时年58岁。
此时范景文高声说道:“这三份捷报最晚的一战,也是一个月之前的了,臣已命武选清吏司派人前往红咀堡一带考验首级、核验军功,现在已经得到了回报:东江镇所上报的三份捷报均属实,没有一份虚报!”
这下,朝野更加震动了,而崇祯帝则涨红了脸,这可是自己几个月以来最高兴的一天,于是说道:“如此大捷,兵部是如何议定封赏的?”
范景文说道:“启奏陛下,兵部经过商讨,认为应加封东江镇总兵官沈世魁为东江伯,东江镇有功将士按照功勋一并升赏,并按照东奴首级赏格发下赏钱。”
“此外,这三次激战基本都是广鹿岛将士主战,所以兵部认为应重点升迁广鹿岛兵将,应在广鹿岛正式建立千户所,下辖广鹿岛、红咀堡等地,其部主将刘山君现为副千户,升其为指挥佥事,以指挥佥事统领广鹿岛千户所,广鹿岛各部有功将士升迁两级!”
范景文说完之后,崇祯帝点头赞同,温体仁见状急忙走了出来。
温体仁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,到了崇祯初年的时候,温体仁升南京礼部尚书、礼部尚书,与周延儒联手阻止钱谦益入阁,并以“孤忠”“廉谨”的形象取得了崇祯帝的赏识与信任。
温体仁是崇祯一朝阁臣中居位最久者,在其辅政期间,大明朝内忧外患的局势逐渐恶化,而温体仁却几乎没有任何重要的建树与对策,只是一味排斥异己、迎合皇帝。
而此时温体仁看到崇祯帝动了心,便说道:“启奏陛下,范尚书所言甚是,臣也赞同。只是东江镇乃是营兵建制,而刘山君所部依旧是卫所建制,如此则于国朝兵制不和。”
崇祯帝问道:“那阁老以为如何?”
温体仁说道:“臣以为,可将刘山君广鹿岛部全部从军户中除籍,改为营兵(明代营兵不是军户,而是招募的兵卒,类似于雇佣兵性质),刘山君以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职充任东江镇守备。”
崇祯帝还在思考,范景文却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阁老所议不妥。”
“为何?”
范景文说道:“臣知广鹿岛各处都有军户在屯田,如果刘山君部改为营兵制,则其治下的军户也要改为民籍,朝廷就要派文官牧守,还要增加东江镇的军费开支,等等诸如此类,决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。”
崇祯帝点头赞同,随后便做了决断:“拟制:按兵部审议封赏东江镇有功将士,并从内帑调拨银钱,赏赐有功将士!”
“陛下圣明!”
随后崇祯帝感叹道:“朕原以为辽东局势越发的败坏,却不想大明又现良将,东江镇总兵官沈世魁为大明收复红咀堡、归服堡、栾古关三地,功劳甚大,有沈爱卿这样的猛将在,朕相信我大明将士一定会收复辽东,一雪前耻的!”
温体仁随即领头高声说道:“陛下乃是中兴之主,才会有猛将能臣出现,臣恭贺陛下!”
群臣见状纷纷跟着高声着“恭贺陛下”,随即在温体仁的带领下,再次对着崇祯帝行三叩九拜之礼。
这一次,崇祯帝的心中没有了烦躁,而是打心里开心,朗声笑了起来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2638/43141857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初春时节的北京城依旧寒冷,不过街上已经恢复了一些人气,南来北往的商贾,城内的百姓,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,还有不时列队经过的五城兵马司弓兵,共同组成了热闹、繁华的京师市井画卷。
哪怕如今的大明帝国已经日暮西山,可是作为帝国心脏的京师,依旧保持着活力,令人向往。
只是这样的繁华在明眼人看来,却是回光返照。
这天在乾清宫内,崇祯帝稳稳的坐在龙椅上,看着满朝文武恭敬的列队走了进来,心中却没有身为大明帝国掌舵人的荣耀,满心都是忧愁、急躁,以及不可莫名的悲凉感。
“来!吾弟当为尧舜!”
这是先帝天启皇帝龙驭归天之前,对自己所说的。
“尧舜?朕也想当尧舜,想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,重现永乐盛世、仁宣盛世,可是朕穷尽心力,却大有无力回天之感,仿佛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与朕作对,朕还能依靠谁?”
“陛下圣明,如今众正盈朝,我大明当重现荣光!”
这是两年前,也就是崇祯六年的时候,内阁首辅温体仁刚刚上任之际,领着满朝文武对崇祯帝说的话,当时的崇祯帝真的以为朝堂上是“众正盈朝”,可是接下来的两年,国事却越发的艰辛。
“朝臣当真是中正,可是国事却为何日益败坏?朕想要的治国之策无人献计,可是朝堂政斗都是个个在行,这究竟是为什么?”
此时崇祯帝看着已经进入大殿之上,正在三叩九拜的群臣,脑海中先后想起了这两句话,心中的烦躁更甚,于是不等朝臣行礼完毕,便挥了挥手,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见状急忙上前一步,尖声唱道:“众臣工平身!”
群臣纷纷起身,然后分文右武左站好。
“唉!”
崇祯帝叹息了一声,听着王承恩在唱着:“有事早奏,无事退朝”,心中却在想着西北流贼之乱如何平定,辽东失地何时收复。
“此前东江镇出动了一个区区百户就取得大捷,总兵官沈世魁授怀远将军、上轻车都尉,荫其子为锦衣卫千户。那个百户也升为副千户。像这样的捷报再多一些就好了,朕也可以重用一些能战的猛将,也许这烽火天下就能好转起来!”
崇祯帝正想着,忽然看到兵部尚书范景文出列:“启奏陛下,臣有事奏!”
此时崇祯帝的心中泛起了一丝期待:“也许会是好消息呢!”
果然,范景文一连给了崇祯帝三个好消息,先是禀报了红咀堡保卫战的胜利,紧接着便是刘山君突袭拿下了栾古关,最后则是小黑山伏击战的大捷。
当然了,这些捷报里面的主要功劳都是总兵官沈世魁的,而刘山君和广鹿岛将士也分到了一部分功劳,升官是肯定没问题的。
此时,这三个大捷顿时震得朝野哗然。
“什么?数战下来,东江镇竟然斩首一万三千余级,还阵战了东奴汉军固山额真、梅勒章京、牛录额真等十几人?”
“国朝在辽东调集过多少精兵强将,却也没有过这等大捷,东江镇什么时候如此能战了?”
“如此夸张的斩首数,兵部一定要严格核查,决不能让东江镇的兵丁杀良冒功!”
崇祯帝听到一连三份捷报,也是心中振奋,可是听到几个御史在一旁质疑,心中不免有些不悦,于是便看向了范景文。
范景文是明万历三十七年中举,明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,授东昌府推官。明万历四十七年,范景文入朝为吏部稽勋司主事,调验封司,转考功司。
到了崇祯二年,范景文任太常寺少卿,调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,巡抚河南,当时京师戒严,范景文率所部勤王,练兵通州。而后到了崇祯七年,范景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。
可以说范景文是如今朝中极少有的干练之臣,虽然在历史上默默无名,能力也比不上后世耳熟能详的陈新甲、洪承畴等人,但至少范景文能干事,后来在李自成率军入京师的时候,范景文也没有像东林党那些文官那样投降,而是投双塔寺旁的古井殉国,时年58岁。
此时范景文高声说道:“这三份捷报最晚的一战,也是一个月之前的了,臣已命武选清吏司派人前往红咀堡一带考验首级、核验军功,现在已经得到了回报:东江镇所上报的三份捷报均属实,没有一份虚报!”
这下,朝野更加震动了,而崇祯帝则涨红了脸,这可是自己几个月以来最高兴的一天,于是说道:“如此大捷,兵部是如何议定封赏的?”
范景文说道:“启奏陛下,兵部经过商讨,认为应加封东江镇总兵官沈世魁为东江伯,东江镇有功将士按照功勋一并升赏,并按照东奴首级赏格发下赏钱。”
“此外,这三次激战基本都是广鹿岛将士主战,所以兵部认为应重点升迁广鹿岛兵将,应在广鹿岛正式建立千户所,下辖广鹿岛、红咀堡等地,其部主将刘山君现为副千户,升其为指挥佥事,以指挥佥事统领广鹿岛千户所,广鹿岛各部有功将士升迁两级!”
范景文说完之后,崇祯帝点头赞同,温体仁见状急忙走了出来。
温体仁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,到了崇祯初年的时候,温体仁升南京礼部尚书、礼部尚书,与周延儒联手阻止钱谦益入阁,并以“孤忠”“廉谨”的形象取得了崇祯帝的赏识与信任。
温体仁是崇祯一朝阁臣中居位最久者,在其辅政期间,大明朝内忧外患的局势逐渐恶化,而温体仁却几乎没有任何重要的建树与对策,只是一味排斥异己、迎合皇帝。
而此时温体仁看到崇祯帝动了心,便说道:“启奏陛下,范尚书所言甚是,臣也赞同。只是东江镇乃是营兵建制,而刘山君所部依旧是卫所建制,如此则于国朝兵制不和。”
崇祯帝问道:“那阁老以为如何?”
温体仁说道:“臣以为,可将刘山君广鹿岛部全部从军户中除籍,改为营兵(明代营兵不是军户,而是招募的兵卒,类似于雇佣兵性质),刘山君以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职充任东江镇守备。”
崇祯帝还在思考,范景文却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阁老所议不妥。”
“为何?”
范景文说道:“臣知广鹿岛各处都有军户在屯田,如果刘山君部改为营兵制,则其治下的军户也要改为民籍,朝廷就要派文官牧守,还要增加东江镇的军费开支,等等诸如此类,决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。”
崇祯帝点头赞同,随后便做了决断:“拟制:按兵部审议封赏东江镇有功将士,并从内帑调拨银钱,赏赐有功将士!”
“陛下圣明!”
随后崇祯帝感叹道:“朕原以为辽东局势越发的败坏,却不想大明又现良将,东江镇总兵官沈世魁为大明收复红咀堡、归服堡、栾古关三地,功劳甚大,有沈爱卿这样的猛将在,朕相信我大明将士一定会收复辽东,一雪前耻的!”
温体仁随即领头高声说道:“陛下乃是中兴之主,才会有猛将能臣出现,臣恭贺陛下!”
群臣见状纷纷跟着高声着“恭贺陛下”,随即在温体仁的带领下,再次对着崇祯帝行三叩九拜之礼。
这一次,崇祯帝的心中没有了烦躁,而是打心里开心,朗声笑了起来。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2638/43141857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