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买活 > 829 四个方向

829 四个方向

    人手都不够用了,还要考虑下一步该往哪发展?别看这话听起来不符合逻辑,但管理国家还真是如此,想要做成一件事的话,那么,在‘条件根本不具备,想了也是白想’的时候,就要开始考虑了,不管最后是不是白想,起码计划要做起来。

    而什么时候开始呢?‘条件还不是很成熟,还可以再等等’的时候,就可以开始了。因为,谢双瑶已经发现了,在这么大的尺度上,一个政权总是无法做出万全准备的,这就是个伪命题,在发展的过程中,永远会有新问题出现,想要等到每个问题都能从容应对再开始,那就永远也不能开始。

    “虽然说现在非常缺人,但这个问题是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的。”

    她也已经很习惯这种捉襟见肘的感觉了,还真是,很多事就在一块布扯来扯去的过程中给办好的,而在办事的过程中,又有新的人才浮现出来,反而解决了之前的人事窘迫。所以,虽然现在买地的大量活动人口基本都被压在广府道了,就算有空余,肉眼可见的南洋也是个无底洞,但谢双瑶还是要在现在讨论这个问题:买活军的下一步战略方向该往何处规划?是继续经略沿海,把重点放在南洋,还是拓展开草原线,往内陆去运营?

    一张东亚地图很快就被投影到了白板上,讨论战略离不开地理,马脸小吴作为中央班子中级别最低的一人,起身亲自操作电脑进行填色。她把买活军实控范围标成深红色,叙州这样由买活军控制,但还残留当地势力共同治理的地区标成次一等的浅红色,受到买活军影响很大,办事处一定程度上参与当地治理的区域则标成淡粉红色,其余只是和买活军有贸易往来,形成一定经济依赖的地域则标成了友善的蓝色,对买活军有认识,有一定亲善者居住的地区,则是浅蓝色。

    其余地区,如果和买活军关系浅淡的,那就依旧还是淡白色,有敌意者,则是深黑色,这样一来,买活军的势力范围也就一目了然了——很怪异的地图,大部分领土是没有连在一起的,只能各自单拎出来看:

    “东南这块,我们实控的两道、鸡笼岛,以及附属海岛,周围都是浅红色,一直蔓延到广右道,从知识教的反馈来看,现在彩云道也有不少信徒了,知识教在百夷土番那里传播的速度非常快,可能是受到了战事的刺激,他们需要一个新的宗教来捏合势力,结团自保……当然,先进生产力这是不消说的第一理由。”

    广右道、彩云道、黔州道,道中大多数地方都是浅蓝色,也有粉红色的,主要集中在广府道省界周围,再往下延伸到南洋,中间是大片大片的粉红区和蓝区交错,到了占城港,又成了浅红色,把目光放到海的另一边,吕宋整个岛都是深红色,又往下到了满者伯夷,色调衰退为浅红色,大概东南这块,就是这样的杂色区,基本不存在淡白色了。当然,这块区域是买活军的老巢,肯定是没有深黑色的。

    沿着海再往北看,所有的沿海区都被马脸小吴标成了淡粉红色,甚至连京城都不例外,这也是不争的事实,随着沿海海贸的丰富,实际上敏朝的闭关锁国之策已经是形同虚设了,各个沿海城市都不约而同发展起了港口,私港、公港都已经到了无法分辨的程度,来自买地的商船大喇喇的停下补给、交易,甚至现在很多沿海的百姓,已经习惯了乘海船作为交通方式……要说这些地方的治理,和买活军不相关,那不是自欺欺人吗?

    从这块往上,越过山海关后,东江岛也被标成了淡粉红色,并做了个标注——随时可往浅红色转换。而盛京以北,所有区域都标成了浅红色,还做了标注——法理上属于我们,但还没正式消化完成。

    这里的浅红色,区域是很大的,直接蔓延到了这个苦叶岛,再往右去,看到虾夷地了,虾夷地则被标成了淡粉红色,在这里,争议区域时常出现,马脸小吴做的标注也变多了,她打了个附注,“刚开始开发,阶段目标是浅红色。”

    “哦,李魁芝他们终于正式动身过去了啊?”看到这里,谢双瑶才想到李魁芝,随口问了一句,“他们终于通过考试了吗?”

    “勉强通过了,不少人其实已经不想走了,但没办法,说好的事也不能反悔,前些天依依不舍扬帆出去的。”马脸小吴往办公桌处扬了一下手,示意报告其实早放在桌上了,就是这也不是什么急件,谢双瑶也就没抽出时间看。

    “高丽汉人道你标的是蓝色吗?我还以为是淡蓝色呢。”谢双瑶看她标色又有问题了,“我们存在什么贸易往来啊?哦,他们买铁器,还买棉花,对,高丽是很大的棉花买家,他们真的挺需要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止,汉人道的高丽百姓,也很向往汉人的生活,有造反投买的趋势,其实随时可能往浅红色转化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!”谢双瑶吃了一惊,说实话,她对高丽、东瀛的关注是比较低的,因为这两个藩国反正是没实力来打华夏的,近期谢双瑶也不考虑灭国。之所以会和高丽发生交集,主要还是因为东江岛很多百姓会被转运到汉人道去安身,之前无处可去,只能在那里寄人篱下,安顿下来,自从买活军崛起之后,这条海上生命线源源不绝地把辽东流民搬运到买地,但汉人道还维持了收纳灾民的作用,在那里也是有转运码头的——东江岛实在太小了,住是真的住不下那么多人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交集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,而不管怎么说,买活军不可能看着汉人道的灾民完全过着缺乏组织性的生活,这么一来,宾主不安,百姓也会受苦,很多没必要的冲突也会随之爆发,因此买活军还是派人到汉人道去组织生产,尽量把当地百姓的利益也协调兼顾——耐寒高产稻的种子也是给过去了,反正每年买种子,也没有种子外泄的危险。有了高产稻带来的丰产,当地百姓对汉人的敌视情绪应该也能缓解不少。

    “确实是缓解了不少,事实上可以说是缓解得太多了。这些本地百姓,本来衣不蔽体,过的日子也就是比牲畜好一点点,突然我们买地的活死人去了,又是带种子,又是带了铁器、棉花,而且还不肯把棉花交给地主专营,用便宜的价格卖给他们……这些人如何不向往买地?再加上他们从买地这里得到的好处,回到村落里,还要提防不被两班贵族派来管理庄园的管事夺走……”

    马脸小吴都不用多说了,剩下的还用讲吗?本来看到汉人的好日子,高丽百姓心里就羡慕得很了,都是一样被庄园主当狗,那还不如选个新主子呢,这矛盾本就一触即发,再加上那些管事还火上浇油,小摩擦上升成大造反,一整个庄园一整个庄园的归顺,不也在情理之中了?

    “不过,汉人道也就是两道之地,地方不大,再加上高丽那边还是庄园经济为多,庄园的变动,主要是个别两班贵族受损,高丽那边也没有多嘴什么,至少情报局评估没有造成军事摩擦的风险,所以也就没标紧急件……”

    谢双瑶也知道,那就是她又看漏了,或者是眼神扫过没有在意,这种情况在最近这几年是越来越多了,现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,就算呈报上来她也很难去留意,不过好在本来就架设了机构去处理,发来她这里只是为了做个备份罢了,让她感兴趣时可以立即查找到相关的资料。

    “行,难怪高丽是蓝色,东瀛是浅蓝色,目前和东瀛的交集主要是长崎港的贸易往来是吧。不知道之后如果在虾夷地发生冲突,会不会变成深黑色就是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应该不至于,现在东瀛各地大名林立,也是自管自的,无非就是一些和虾夷地接壤的大名会表示不满,幕府应该是不痛不痒,甚至是幸灾乐祸的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是孙秀,刀条脸,看着特别清瘦,抿着嘴很严肃倔强的样子,这位是陆大红的同期女兵,体能不行,但脑子好用,心细且能查漏补缺,这些年来按部就班,也给她在外事情报方向混了个专员的身份,虽然事权不大,主要是参赞之用,但也是有资格列席中央班子会议,随时讲解外交事项的情报信息。她介绍完东瀛的情况,顺便把罗刹国的情况也讲了讲,“……所以说他们对苦叶岛估计也没那么在意,短期内这两个方向都没有太大的军事压力。”

    沿海算是捋完了,再往内陆看,顺着马脸小吴标线的顺序,可以清晰地看到,买活军在内陆的影响力主要是顺着两条线来的:往西一条线,那是大江,沿着大江至少都是粉红色,入川之后,整个蜀地就是浅红色和粉红色的交替,叙州的颜色甚至近乎于是深红色了,这些颜色再往外稀释,逐渐再变成深蓝、浅蓝。

    往北一条线,那就是运河,京杭大运河再加上往下的延伸线,一直到浙南江县为止,这条纵贯南北的大动脉,也成为了买活军的红色向外输送的水泵,一路上,红色深深浅浅,但就是没有蓝色,这就说明沿岸所有州县至少都有买活军的办事处,而且参与了当地治理,它们和浅红色的区别,就在于有没有人振臂一呼,把这些城市完全归给买地名分了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域外草原也被标成了大片大片蓝色,还有一片突兀的浅红——那是卫拉特地区的黄贝勒一干人,他们已经在卫拉特找了一块地方安身,并且开始和当地的贵族议亲通婚。从法理来说,他们是明确奉买活军为主的,至于将来这片浅红色,会不会往欧陆蔓延,那就都是后话了。

    说多不多,说少可也真不少,在草原到买地之间,有几条线路也被染成了蓝色,比如边市,以及马队沿途经过的州县,肯定都是对买地有经济依赖的,但除此之外,还可以明确的看到,在广袤内陆之中,和买活军不搭噶的白色地区还有很多呢。就是华北这块,除了沿海以外,也就是山阴有几片蓝色,其余中原几省也都是白色……这不代表买活军和这些省份没有生意往来,只是生意往来不是那么直接,这样是不能变色的。至于说这些地方有没有人才来投买,这和颜色也无关,主要还是看买活军在当地的影响力而定。

    “内陆是个弱项。”

    色彩标完之后,买活军如今的势力范围也就一目了然了,本来,如果对敏朝还有尊重的话,他们还该标一下各地的敏朝守军什么的,不过谢双瑶就懒得费这个事了,反而是让马脸小吴标一下各地的起义军,比起一碰就碎的敏朝军队,义军对买活军还更难缠些。

    “没什么义军。”答案是让人吃惊的,“正经活不下去的现在都来投买了,当然,江南一带因为流民频频过境乱起来了,但本来苦得活不了,起来闹事的各地,反而安宁多了,人也越来越少……我看再过几年,别说闹事了,只怕大片土地抛荒,都没人种田啦!”

    这也是农业部很担心的一点,农业部长谢五哥立刻开腔说了,“都知道这些年北方收成不好,可这也不能没人种田啊,田不种就会荒,这一荒了就不容易养回来,一亩两亩不算什么,这么大范围的抛荒肯定是不行的。如果从我们农业部的角度,我建议下一步是往这些北方省份扩张,至少要维持当地有人住,田有人耕,再说了,华北千里平原,最是适合蒸汽拖拉机耕种的地方,种点耐旱作物,至少本地的百姓不用迁徙,留在当地也能过好日子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技术人员的天真了……众人默然无语,谁也没有反驳谢五哥,因为点实在是太多了。不过谢双瑶倒是听得很专心,“你的主张是普遍染色——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希望的,我们这里北方流民也不少,而且,这说法是有远见的——现在管,代价是很大,但现在不管,等到我们有一天拿下北方的时候就要支付更大的代价。”

    “但现在管的代价就太大了,大到我们可能支付不了。”

    陆大红不得不吭声了,她指出,“首先,我们的陆军是不如海军那么强势的,至少缺乏陆上作战的经验,华北千里平原,无险可守,正是百战之地,拿下来容易,如何守?频繁的战火,难道不会让百姓更加民不聊生?”

    站在军事角度上,华北的确只能在拿下京城后捎带手取走,作为老华夏的最后一片拼图。不然,如果直接出兵华北,又拿下一片飞地,怎么治理?如果说一路打过去,那就真的是说梦话了,下一步扩张也不是这么个扩张法。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,要么就在接壤的周边取一块土地,把本来的浅红、粉红染成深红,就犹如拿下广府道一般,要说把步子迈得大一点,那也只是说,本来一次取一道的,现在大胆一些,一次取走两道——

    “再大胆一些,取走大江沿岸的土地如何?把这些土地都染红,往下和广右道、彩云道等地呼应,一口气推到占城去,让这一大片土地,完全为华夏所有,大量部署橡胶林,提升我们买地的电气化程度,用又一个五年计划来提高生产力,培养人才,五到十年之后,顺着运河北上,直扑京城,形成二龙合围包抄之势——”

    庄素举起手做了个剪刀并拢的动作,“把二龙中间的白地一起拿下,联络上草原和黄贝勒,形成中原大一统……这会不会是眼下最合适的扩张战略呢?”

    “那还不如取了之江,先从运河开始,大江沿岸地势险要,不是动动嘴就能拿下的,要花费太多人力物力去治理水利了……”

    光是加色说,便也有好几个不同的分支,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当下也是各执一词,争执不下,很难形成一个统一意见,最后只能交由谢双瑶,“六姐,以您所见,运河、大江、华北、南洋,这四个方向,如今当选哪一个?”:,,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1630/41741291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