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7 浆水搅团
何以笙箫默小说小说推荐阅读:寒门崛起、锦衣、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、大魏芳华、贞观憨婿韦浩、大秦:不装了,你爹我是秦始皇、寒门仕子、终宋、贞观极品小女婿、逍遥小书生、混在皇宫假太监、我的姐夫是太子、非正常三国
“黄来,你们那里,听说了没有,买活军的商队来了。”
“当真?”
凤鸣驿的地理位置,要比银川驿显要得多,这里连接了三省之地:川北、甘南、关西,消息往往是先到川北,再从川北传到其余两道。所以凤鸣驿要比银川驿大,驿卒也多,有时候他们的报纸也比银川驿的更新,但这是说不准的,因为川北的路不是那样好走,有时信件的传递也会有所滞涩。
买活军的商队居然来了这里,这是个新鲜的消息——在这三省交界,毗邻边关的动荡之地,不是谁都有资格行商的,晋商算是能把生意做下来的少数一批人,即便是这样,他们也时常发生意外。因为在这里做生意,需要应付的人很多:川北甘南,是多族混居的地方,虽然这里的外族,汉化程度要比云贵的更深一些,但不代表他们就比云贵的外族更讲道理。
缺了什么就去换,换不到就直接抢,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,缺人使唤了就到山下去抓娃子,缺女人了,在山间小路上看中了便直接掳掠,若是后续有人来赎,那就再说,没有人,那么娃儿们就有娘了。这样的蛮夷,和他们说道理,用处实在不大,他们也只和固定的几家人做生意,因为‘汉人狡诈’,陌生的汉族商人,在他们眼中便是肥羊,即便是卖的货比老关系便宜,他们也很难和陌生人做买卖。
黄来儿这些驿卒,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驿站之间来回传递消息,不知多少次,走马时,在远远的山间看到蚂蚁一样的花影子移动——从服饰都能分辨得出来,不是吐蕃的头人出行了,就是枪族的商队下山做生意。总的说来,枪人比吐蕃人要和气一点,但也有限,而夷族在川北人相当少,但却是最凶狠的。
川南、川西的动乱已经持续了五六年了,便是夷族的土司起来作乱,到现在还没有平定下来的征兆,水西的战事就像是一个黑洞,吞噬着巴蜀的财政,凤鸣驿这里时常能听到邻近的彩霞驿驿卒的抱怨——他们是巴蜀的驿站,饷银已经拖欠许久了。
这样复杂的一块地方,买活军居然也敢来做生意?这就不能不让人吃惊了,黄来儿手里的棒针都停下了,“他们是走哪里来的?不会是走蜀道吧?”
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这话真不是白说的,巴蜀一带,适合与外界往来的也就是府城锦官城了,沿着大江两岸,还是能走船的,虽然也有三峡天险,但能走船就能跑商。
至于川北,崇山峻岭、延绵不绝,路实在是太难走,这里汉人也不多,大多都是蛮族——所谓的蛮族之所以成为蛮族也是有原因的,当然不是他们天生就喜欢人迹罕至的土地。说白了,就是从前没打过汉族,只能在荒僻的地方讨生活,那些地方汉人兴趣实在不大,便以羁縻的办法进行略微的管理。
“是走船来的,先到了锦官城,从锦官城北上,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,他们带的是糖——”
盐在巴蜀不稀奇,巴蜀自古有盐铁之利,当然,上好的雪花盐,也会受到富人的欢迎,但不论怎么说,巴蜀的百姓们吃青盐是很随便的。但糖就不一样了,凡是蛮夷,没有不爱甜食的,而且,买活军不但是跟着本地最好的马帮,他们还带了一些出身蛮夷的活死人。
“很多夷奴,都逃到他们那里去讨生活,因为买活军那里是不分民族的……”
“没有汉夷之别吗?”
与蛮夷们‘缺人就去抢’的行事风格相对应的,是汉人对于蛮夷持续了数千年的歧视与打压,凡是作乱的蛮夷,在镇压之后,都会受到严酷的惩罚,壮年男女罚没为奴并不罕见,而作乱与否,是否参与其中,究竟是怎么处置,是所有人一律处死,还是留下一些人为奴,这裁量权,是在官府手中的。
许多蛮夷孩童便是如此,被牵着绳子,拉到人市上贩卖,很快便被投入到矿山、农田中去做奴婢了。因为他们不通汉话,主人是不会让他们近身服侍的,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干活干到死。
在巴蜀,这些奴隶几乎没有逃跑的可能,因为路实在是太难走了。但一出巴蜀,大江沿岸,不少为奴为婢的蛮夷少年少女,有很多都设法逃向买活军那里,而买活军的政策是一视同仁的:女娘可以免费上船,再带一个人,男丁他们不管,若是愿意,也可以跟着船走。
“到了买活军那里,只要能读拼音,考过了扫盲班的考试,那就是谢六姐的活死人!”
凤鸣驿的驿卒老周很有几分激动地说,“至于他们平时说的是什么土话,买活军压根就不在意,他们那里,天南海北什么地方的人都有,各地的土话和夷族人的土话,又有什么不同呢?那些夷族崽子,倒是肯干的,在买活军那里,白饭也吃起来了,鸡蛋也能吃到了——入他娘的,日子倒是过得比我们都好!——吃饭了,吃饭了!”
厨房的香味儿的确也传过来了,那就边吃边说,驿卒们凑到厨房去,各自都是有碗筷的,黄来儿从客橱里抽了个海碗,到灶下去,厨子先给舀了一大碗酸溜溜辣兮兮的辣椒浆水,又很有经验地在他们碗里加上份量刚好的搅团——浆水恰好满到碗口,而不溢出来。
土豆的香味一下就散发开来了,驿卒们眉开眼笑,一个劲地说‘好’,“如今至少是能吃饱了!”
是的,自从土豆流行开来,至少驿卒们的伙食是眼见地往上跑的,这个东西很丰产,亩产是之前所有作物的几倍,这也就意味着驿站可以用一样的伙食费,买出几倍的粮食来,驿卒的伙食也从一两个野菜窝窝头,变成了一大海碗,吃下去能打饱嗝的搅团、土豆糊糊、土豆馒头、土豆粉……
对于一种新作物,百姓们研究它的吃法,这热情是非常高涨,态度是极为虔诚的,光是土豆,吃多了烧心,但搅团因为加了一点杂面(荞麦面、玉米面),便很有效地规避了这个缺点,而且还管饱。而土豆粉便更是广受大家的喜爱了,只是因为制作费事,驿站不太会做罢了,但农户镇民们,或是自己琢磨着做米粉、木薯粉的办法,或是从报纸上看到了土豆粉的制作教程,便立刻学会了这道美食,并且发展为本地的小吃了。
但光是土豆搅团,就已经让人很满足了,这东西虽然没什么油水,但浆水里呛了辣椒,又酸又辣,泡在搅团里,那搅团用筷子一扯,送入口中,绵软中又一点嚼劲儿,酸辣咸恰到好处,热乎乎的带了微烫,伸着脖子往下一咽,滋味真是,千锤百炼只能化为三个字——撩咋咧!
“这要是能来点油辣子,给我皇帝我也不做!”
虽然已经入春,但傍晚了还是有些冷,一群人便蹲在灶下墙边,借着火墙的温度,让热烘烘的土墙烘烤着自己的脊背,狼吞虎咽地吃搅团,厨子这里还在忙活,从灶台上解了一根腊肠下来,在小灶眼上快火炒了,和搅团一起送到前头去——驿站有官来了,要个加菜,也自然会多开发些赏钱,若不然,不好意思,今日驿站就吃搅团,您也得跟着一起吃,多的是没有的。
“那夷族崽子们可不是美极了?如今沿岸收用了外仆的人家,都要小心了。”
“可不是!那些夷崽子们,胆大包天!根子里的野,一听说买活军那里待他们好,岂不是都要作乱起来了?我若……”黄来儿把话吞下去了,“我若是主人家,便要提防他们杀主抢掠之后,逃去买活军那里。”
“这话不假,但难道咱们自己的仆僮便没这样的打算了吗?所以说,买活军这商队,大家是盼着它来,又愁着它来,就和报纸似的,是好东西呀,可给不合适的人看懂了,他们的心就野啦!知道有这么一个去处,原本不敢生的一些心思,这不就都全来了?”
黄来儿认为老周的话确实把其中的道理说清楚了,恶仆卷款携逃,甚至是杀人夺金后连夜逃走的案子,并不能说非常出奇,绝不是买活军来了以后才有的,但不可否认,买活军那里的政策,确实会促使一些原本胆量还不算大的人生出这样的心思。
就比如说,黄来儿老家的艾举人,在他看来,鱼肉乡里、横行霸道,若是杀了他,应该算做是替天行道。不过,艾举人和他李家暂且还没有什么纠纷,见到黄来儿面上还颇为客气。
他们家从前欠了艾举人几两银子——但黄来儿从买活周报上认字之后,多了个代写书信的本事,土豆传来之后,他也能吃得饱了,不必为了口粮打驿马的主意,又或者是去借贷,又会打毛衣了,多了个进项——而且,艾举人居然免了他们家的利息,所以李家和艾举人的债算是清了,而眼下的日子,对黄来儿来说又还算是比较好过的,所以他的凶性还不算是被完全滋养了起来,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,心里略有些长草,但这草又很快被吃多了搅团带来的饱嗝给压了下去。
“所以说,买活军这一起来,两江沿岸的那些狗乡绅狗大户,可不是——可不是——”老周说到这里有些卡壳,突然厨房门口有人接话,“可不是人人自危么?”
一个年轻军官走到灶头这里来添饭,他爽朗地笑了起来,“周兄弟,你这记性可好!”
驿卒的消息,无非也都是搬弄着南来北往的这些住客,黄来儿一听就知道,老周这番话的正主儿来了,他连忙要为老周排解几句,不过这小军官并不在意,反而和他们一起蹲下来唠嗑,“这位兄弟是从银川驿来的?那俺们明日正好一起上路——银川驿那里日子怎么样?”
“这几年来有了土豆,总算饿死人比以前少些,日子也没那样艰难了!”
原来这文书是延绥那里来的,叫做张秉忠,要去省城公干,到底有什么事,那他也不会明说,不过关于买活军商队的事情,是他那里传出来的,因为买活军的商队已经到了延绥,而且现在出关去找鞑靼人了,为的就是收羊毛。他们的确带了多民族的通译,一路上商队的人也都在学外藩话——延绥的羊毛几乎全都卖给了商队,现在商队需要找人往回运……
黄来儿听到这就懂了,张秉忠这是要去联络这门生意那!边军闲着也是闲着,军需运着也是运着,如同黄来儿,这信送着也是送着,难道就不能——
他的眼睛一下也亮了起来,虽然还不好把话说得太明,但已是感到有必要和张秉忠好生结交,恰好,张秉忠也觉得和他很投缘,仿佛找到了同路人一般,冥冥中便觉得投契。
两人一起吃了饭,张秉忠又邀请黄来儿和他一起到大堂的炕上喝茶,两人盘膝坐下,暂还不提正事,张军官也变戏法一般,从炕桌下头取出了自己的针线活计,对黄来儿展示了起来,“说到这算针,那是有诀窍的,尤其是做手套,这种半指的手套,要做得贴合,织到虎口上方,就要开始减针……”:,,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1630/41740779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
“当真?”
凤鸣驿的地理位置,要比银川驿显要得多,这里连接了三省之地:川北、甘南、关西,消息往往是先到川北,再从川北传到其余两道。所以凤鸣驿要比银川驿大,驿卒也多,有时候他们的报纸也比银川驿的更新,但这是说不准的,因为川北的路不是那样好走,有时信件的传递也会有所滞涩。
买活军的商队居然来了这里,这是个新鲜的消息——在这三省交界,毗邻边关的动荡之地,不是谁都有资格行商的,晋商算是能把生意做下来的少数一批人,即便是这样,他们也时常发生意外。因为在这里做生意,需要应付的人很多:川北甘南,是多族混居的地方,虽然这里的外族,汉化程度要比云贵的更深一些,但不代表他们就比云贵的外族更讲道理。
缺了什么就去换,换不到就直接抢,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,缺人使唤了就到山下去抓娃子,缺女人了,在山间小路上看中了便直接掳掠,若是后续有人来赎,那就再说,没有人,那么娃儿们就有娘了。这样的蛮夷,和他们说道理,用处实在不大,他们也只和固定的几家人做生意,因为‘汉人狡诈’,陌生的汉族商人,在他们眼中便是肥羊,即便是卖的货比老关系便宜,他们也很难和陌生人做买卖。
黄来儿这些驿卒,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驿站之间来回传递消息,不知多少次,走马时,在远远的山间看到蚂蚁一样的花影子移动——从服饰都能分辨得出来,不是吐蕃的头人出行了,就是枪族的商队下山做生意。总的说来,枪人比吐蕃人要和气一点,但也有限,而夷族在川北人相当少,但却是最凶狠的。
川南、川西的动乱已经持续了五六年了,便是夷族的土司起来作乱,到现在还没有平定下来的征兆,水西的战事就像是一个黑洞,吞噬着巴蜀的财政,凤鸣驿这里时常能听到邻近的彩霞驿驿卒的抱怨——他们是巴蜀的驿站,饷银已经拖欠许久了。
这样复杂的一块地方,买活军居然也敢来做生意?这就不能不让人吃惊了,黄来儿手里的棒针都停下了,“他们是走哪里来的?不会是走蜀道吧?”
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这话真不是白说的,巴蜀一带,适合与外界往来的也就是府城锦官城了,沿着大江两岸,还是能走船的,虽然也有三峡天险,但能走船就能跑商。
至于川北,崇山峻岭、延绵不绝,路实在是太难走,这里汉人也不多,大多都是蛮族——所谓的蛮族之所以成为蛮族也是有原因的,当然不是他们天生就喜欢人迹罕至的土地。说白了,就是从前没打过汉族,只能在荒僻的地方讨生活,那些地方汉人兴趣实在不大,便以羁縻的办法进行略微的管理。
“是走船来的,先到了锦官城,从锦官城北上,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,他们带的是糖——”
盐在巴蜀不稀奇,巴蜀自古有盐铁之利,当然,上好的雪花盐,也会受到富人的欢迎,但不论怎么说,巴蜀的百姓们吃青盐是很随便的。但糖就不一样了,凡是蛮夷,没有不爱甜食的,而且,买活军不但是跟着本地最好的马帮,他们还带了一些出身蛮夷的活死人。
“很多夷奴,都逃到他们那里去讨生活,因为买活军那里是不分民族的……”
“没有汉夷之别吗?”
与蛮夷们‘缺人就去抢’的行事风格相对应的,是汉人对于蛮夷持续了数千年的歧视与打压,凡是作乱的蛮夷,在镇压之后,都会受到严酷的惩罚,壮年男女罚没为奴并不罕见,而作乱与否,是否参与其中,究竟是怎么处置,是所有人一律处死,还是留下一些人为奴,这裁量权,是在官府手中的。
许多蛮夷孩童便是如此,被牵着绳子,拉到人市上贩卖,很快便被投入到矿山、农田中去做奴婢了。因为他们不通汉话,主人是不会让他们近身服侍的,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干活干到死。
在巴蜀,这些奴隶几乎没有逃跑的可能,因为路实在是太难走了。但一出巴蜀,大江沿岸,不少为奴为婢的蛮夷少年少女,有很多都设法逃向买活军那里,而买活军的政策是一视同仁的:女娘可以免费上船,再带一个人,男丁他们不管,若是愿意,也可以跟着船走。
“到了买活军那里,只要能读拼音,考过了扫盲班的考试,那就是谢六姐的活死人!”
凤鸣驿的驿卒老周很有几分激动地说,“至于他们平时说的是什么土话,买活军压根就不在意,他们那里,天南海北什么地方的人都有,各地的土话和夷族人的土话,又有什么不同呢?那些夷族崽子,倒是肯干的,在买活军那里,白饭也吃起来了,鸡蛋也能吃到了——入他娘的,日子倒是过得比我们都好!——吃饭了,吃饭了!”
厨房的香味儿的确也传过来了,那就边吃边说,驿卒们凑到厨房去,各自都是有碗筷的,黄来儿从客橱里抽了个海碗,到灶下去,厨子先给舀了一大碗酸溜溜辣兮兮的辣椒浆水,又很有经验地在他们碗里加上份量刚好的搅团——浆水恰好满到碗口,而不溢出来。
土豆的香味一下就散发开来了,驿卒们眉开眼笑,一个劲地说‘好’,“如今至少是能吃饱了!”
是的,自从土豆流行开来,至少驿卒们的伙食是眼见地往上跑的,这个东西很丰产,亩产是之前所有作物的几倍,这也就意味着驿站可以用一样的伙食费,买出几倍的粮食来,驿卒的伙食也从一两个野菜窝窝头,变成了一大海碗,吃下去能打饱嗝的搅团、土豆糊糊、土豆馒头、土豆粉……
对于一种新作物,百姓们研究它的吃法,这热情是非常高涨,态度是极为虔诚的,光是土豆,吃多了烧心,但搅团因为加了一点杂面(荞麦面、玉米面),便很有效地规避了这个缺点,而且还管饱。而土豆粉便更是广受大家的喜爱了,只是因为制作费事,驿站不太会做罢了,但农户镇民们,或是自己琢磨着做米粉、木薯粉的办法,或是从报纸上看到了土豆粉的制作教程,便立刻学会了这道美食,并且发展为本地的小吃了。
但光是土豆搅团,就已经让人很满足了,这东西虽然没什么油水,但浆水里呛了辣椒,又酸又辣,泡在搅团里,那搅团用筷子一扯,送入口中,绵软中又一点嚼劲儿,酸辣咸恰到好处,热乎乎的带了微烫,伸着脖子往下一咽,滋味真是,千锤百炼只能化为三个字——撩咋咧!
“这要是能来点油辣子,给我皇帝我也不做!”
虽然已经入春,但傍晚了还是有些冷,一群人便蹲在灶下墙边,借着火墙的温度,让热烘烘的土墙烘烤着自己的脊背,狼吞虎咽地吃搅团,厨子这里还在忙活,从灶台上解了一根腊肠下来,在小灶眼上快火炒了,和搅团一起送到前头去——驿站有官来了,要个加菜,也自然会多开发些赏钱,若不然,不好意思,今日驿站就吃搅团,您也得跟着一起吃,多的是没有的。
“那夷族崽子们可不是美极了?如今沿岸收用了外仆的人家,都要小心了。”
“可不是!那些夷崽子们,胆大包天!根子里的野,一听说买活军那里待他们好,岂不是都要作乱起来了?我若……”黄来儿把话吞下去了,“我若是主人家,便要提防他们杀主抢掠之后,逃去买活军那里。”
“这话不假,但难道咱们自己的仆僮便没这样的打算了吗?所以说,买活军这商队,大家是盼着它来,又愁着它来,就和报纸似的,是好东西呀,可给不合适的人看懂了,他们的心就野啦!知道有这么一个去处,原本不敢生的一些心思,这不就都全来了?”
黄来儿认为老周的话确实把其中的道理说清楚了,恶仆卷款携逃,甚至是杀人夺金后连夜逃走的案子,并不能说非常出奇,绝不是买活军来了以后才有的,但不可否认,买活军那里的政策,确实会促使一些原本胆量还不算大的人生出这样的心思。
就比如说,黄来儿老家的艾举人,在他看来,鱼肉乡里、横行霸道,若是杀了他,应该算做是替天行道。不过,艾举人和他李家暂且还没有什么纠纷,见到黄来儿面上还颇为客气。
他们家从前欠了艾举人几两银子——但黄来儿从买活周报上认字之后,多了个代写书信的本事,土豆传来之后,他也能吃得饱了,不必为了口粮打驿马的主意,又或者是去借贷,又会打毛衣了,多了个进项——而且,艾举人居然免了他们家的利息,所以李家和艾举人的债算是清了,而眼下的日子,对黄来儿来说又还算是比较好过的,所以他的凶性还不算是被完全滋养了起来,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,心里略有些长草,但这草又很快被吃多了搅团带来的饱嗝给压了下去。
“所以说,买活军这一起来,两江沿岸的那些狗乡绅狗大户,可不是——可不是——”老周说到这里有些卡壳,突然厨房门口有人接话,“可不是人人自危么?”
一个年轻军官走到灶头这里来添饭,他爽朗地笑了起来,“周兄弟,你这记性可好!”
驿卒的消息,无非也都是搬弄着南来北往的这些住客,黄来儿一听就知道,老周这番话的正主儿来了,他连忙要为老周排解几句,不过这小军官并不在意,反而和他们一起蹲下来唠嗑,“这位兄弟是从银川驿来的?那俺们明日正好一起上路——银川驿那里日子怎么样?”
“这几年来有了土豆,总算饿死人比以前少些,日子也没那样艰难了!”
原来这文书是延绥那里来的,叫做张秉忠,要去省城公干,到底有什么事,那他也不会明说,不过关于买活军商队的事情,是他那里传出来的,因为买活军的商队已经到了延绥,而且现在出关去找鞑靼人了,为的就是收羊毛。他们的确带了多民族的通译,一路上商队的人也都在学外藩话——延绥的羊毛几乎全都卖给了商队,现在商队需要找人往回运……
黄来儿听到这就懂了,张秉忠这是要去联络这门生意那!边军闲着也是闲着,军需运着也是运着,如同黄来儿,这信送着也是送着,难道就不能——
他的眼睛一下也亮了起来,虽然还不好把话说得太明,但已是感到有必要和张秉忠好生结交,恰好,张秉忠也觉得和他很投缘,仿佛找到了同路人一般,冥冥中便觉得投契。
两人一起吃了饭,张秉忠又邀请黄来儿和他一起到大堂的炕上喝茶,两人盘膝坐下,暂还不提正事,张军官也变戏法一般,从炕桌下头取出了自己的针线活计,对黄来儿展示了起来,“说到这算针,那是有诀窍的,尤其是做手套,这种半指的手套,要做得贴合,织到虎口上方,就要开始减针……”:,,
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1630/41740779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