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全能艺术家:从女团选秀开始 > 第307章 进教材

第307章 进教材

    那时的他刚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,接连拿到了几个重量级指挥赛事的冠军,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。

    直到回国之后,现实就像一盆冷水泼了上来。

    在他走之前,国内乐团演奏的大多是贝多芬、柴可夫斯基之类的传统交响曲,配器和音乐结构都相对简洁明了,像马勒或者布鲁克纳之类声响复杂的交响乐,就无能为力了。

    而他回国之后,发现风向突变,动不动就上这种复杂的大部头,反正观众也听不出来,哐哐震撼就完事,传统曲目太简单而且大家都很熟,哪排的不好就露怯了。

    好像什么都在变,又好像什么都没变,反而基本功都倒退了。

    就像他即将接手的华交,擅长的就是拿主旋律作品糊弄不懂行的领导和听众。

    你说厉害吧,经不住细听,你要说他烂,水平也勉强在线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林伯山还是个热血中青年,总觉得这种水平,说是华夏的国字号,他都感觉丢人。

    排练第一天,就有乐手被他骂哭,他的三连名言也是从那时流传出来的:

    “你专业老师是谁?你是业余的吗,来了全靠指挥?”

    这还是小事,等到他开始调整人事,大刀阔斧地对华交改制,遇到了很大阻力,甚至有朋友亲人和他反目成仇。

    大家都难以置信,风度翩翩的赫尔南多怎么会带出他这么一个学生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在劝他消停点,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。他硬是不肯信这个邪,怼天怼地怼空气。

    林伯山也想过将就,但是一想到远大洋彼岸的韩珂,成了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,每一场音乐会都座无虚席。

    他在想,如果等韩珂回来,发现他的乐团配不上她的歌声,他会很难过。

    还有他们的女儿林夏,注定会成为一流的音乐家,他也不会想让她和这样的二流乐团合作。

    想到这些往事,林伯山看着屏幕里的林夏,最后说了一句:“她这样也挺好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对林夏这些当事人来说,幕后的排练占据了大部分记忆。但从观众的视角来看,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各种热点话题。

    比如九霄环佩和帕格尼尼大炮,这两把东西方名琴的知名度蹭蹭地涨,颇有一番关公大战拿破仑的架势。

    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看了都要点个赞。

    等开播之前,林夏紫禁城音乐会的预约人数就已经破了千万。

    这个数据实在太夸张,也就奥运的时候能有这种热度。

    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央台音乐频道这一波直接赚麻了。

    没能抢到现场门票的玉总,只好开了个直播,和大家一起看回放。

    “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,就是抢票前一天吃了火锅,搞得抢票时候突然肚子疼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行了,都闻着味儿了。”

    玉总旁边的人一脸嫌弃,这是他同班同学,去过现场,根本体会不到他的心情:“哎呀,看开点吧,好歹省了票钱呢,又能吃两顿火锅,稳赚不赔。”

    这看得也太开了,玉总表示无语:“……你可真会说话。”

    作为百万粉丝博主,不少观众就喜欢和他一起看音乐会,唱歌大家多少都能听懂,但这种纯音乐,肯定还是有内行人解说更明白一点。

    更何况玉总还特意请了去过现场的同学来一起直播,能听到一手资讯。

    一点开播放键,玉总就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弹幕,连忙调整了一下设置。

    【前排合影!】

    【这是我不花钱就能看的吗?】

    【平等地仇恨每一个能听现场的人。】

    玉总赶忙给第三条点了个赞,同学表示这很难评。

    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音乐会的背景之后,演出就正是开始了。

    随着《夜莺》这个题目浮现,嘹亮的竹笛声响彻紫禁城的夜空,玉总也和同学交换了一个惊艳的眼神。

    “竹笛这么帅的吗?”

    所有观众都被竹笛的音色迷住了,一根笛子硬刚一个交响乐团,上一个类似版本还是林夏一人硬刚唢呐。

    “林夏指挥的很专业啊。”同学称赞道。

    当时在现场,他坐的位置比较远,现在录播给了特写,能清楚地看到林夏指挥乐团的手势。

    “确实,你看,刚刚那个微调——”

    玉总学了一下林夏的手势,这绝对不是表演型的花架子。

    林夏会根据实际情况微调乐团,乐团也能跟上。这种默契只有长时间的排练才会形成,要不然一调就乱,还不如凑合着。

    等到陈星语的SOlO片段时,镜头同样切了特写,他们第一次按了暂停,仔细看着她拉的那把琴。

    “这时候还不是大炮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用的还是自己的琴,那就是中场休息之后换的。

    陈星语的行为偷感十足,他们也没看懂。

    他们不认为是在搞什么破坏,毕竟是林夏特意邀请的陈星语。

    只听《夜莺》这一首开场曲,玉总就明白了,各位大佬绝对没有夸张,这就是一场天才般的音乐会。

    “我要是吹竹笛的,现在已经激动坏了。”

    对乐手来说,这样一首曲子可遇而不可求,这也是唐远乔和林夏自荐的原因,民乐发展受限,一大原因就是缺新曲。

    现在不少民乐演奏家都在可着林夏薅,《流浪者之歌》和《梁祝》一出就有各种民乐的移植版,《战马奔腾》更不用说,他们偶然路过民乐专业的琴房,那些拉二胡的,个个都在马叫。

    现在《夜莺》一出,竹笛也要开始鸟叫了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感觉,这场音乐会里好几首都够格进教科书。”

    同学这话一出,弹幕顿时一片哀嚎,粉林夏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,事业粉一直都很快乐,但是当这些曲子变成考试重点,就不怎么快乐了。

    都是新曲,根本摸不透出题套路。

    之前林夏流行音乐就有《龙文》、《少年中国说》和《七子之歌》进了教材,古典音乐更不用说。

    今年来看,《梁祝》进教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。

    如果还要再加,论数量,林夏在现在的音乐家里,算数一数二了。

    而且她还年轻,迟早能超过这些健在的老艺术家,和地下的老前辈们掰掰手腕子。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1168/44683212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