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黑莲花重生归来,婆家瑟瑟发抖 > 第541章 蒸蒸日上

第541章 蒸蒸日上

    康红辉也是混迹社会多年的老油条,自然感觉到了苏安态度的变化,连忙出言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不好意思小苏,刚才利用了你,实在是那俩太让人生厌了,粘着我不放,我又不好开口赶人让他们离开。”

    苏安挂着假笑,“哦,是吗。”

    康红辉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行为很不绅士,便和苏安说起了自己的跟姜琼桂刘阿波的渊源。

    “那女士叫姜琼桂,男人叫刘阿波”

    “我们三是一起长大的,我和姜琼桂还生出了情愫差点走在了一起,后面我爸爸被朋友连累,去了农场,我也跟着去了,姜琼桂怨我,和我好兄弟走在了一起。”

    “等我回来后,他们已经结婚了,偏偏她还来找过我几次,被我那兄弟刘阿波知道了,三人青梅竹马的友谊就变得有点诡异了,我知道阿波心里介意我和琼桂之前有过一段,也知道琼桂心里有着不甘,所以就越发的不想跟他们有交集,偏偏他们每次见着我,都跟狗皮膏药似的黏上来.....”

    见苏安没什么兴致,康红辉转移了话题,“不管怎么说,是我失礼了,我知道你和左老板的关系,所以借力打力把你拉进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你不是说有事情想要问我吗?”

    说到正事上,苏安脸上的笑意这才真挚了两分,她也不拐弯抹角,直接就开门见山,“是的,您也知道,我现在在暨南大学上学,修的专业正是新闻系,现在有一些想法,想要跟你探讨一下。”

    苏安说着招呼服务员过来,让上一个果盘。

    “我想要创办一个自己的期刊杂志,您是内行人,想要找您咨询一下。”

    康红辉也认真了起来,“你想要创办期刊?”

    苏安点点头。

    康红辉看向苏安的目光不一样了,“还真是后生可畏啊,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“这创办期刊可比注册个公司麻烦多了,我国有相应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,还有相关的法律,你要创办期刊,首先就要设立期刊的出版单位,必须具备一系列基础条件,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主办单位,主管,业务范围等等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出版活动需要的组织机构,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.....甚至与主办单位在同一行政区的固定工作场所,还有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在境内长久居住的华国公民,当然这些条件的设置,都是为了确保期刊报社的运营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,也为了保障出版活动的规范性。”

    “直接点,就是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,你不能跟国家唱反调吧?所以你提前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规划,确保自身的发展和定位符合国家的需求,然后才进行具体的资质申请和审批.....”

    苏安耐心求教,康红辉也不吝赐教,两人聊的火热,之前那点不愉快早不知道飞哪里去了。

    康红辉欣赏苏安的冲劲,偏自己就是内行人员,这种顺带的事情,也愿意搭把手,面对苏安的请教,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最后还给她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,让她有不懂的可以给自己打电话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愿意出手提携的前辈,苏安自是感激,这一趟莞城之行算是得偿所愿。

    回去后,苏安就开始着手准备资料,创办自己的期刊杂志,同时在好几个粤省报纸上发表有偿征文的通告。

    期刊杂志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,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被重点控制的喉咙,除非是在自己单位内部发行,那受限范围就小了很多。

    而不要刊号,自己私自发行,则会被视为非法出版物。

    就算有康红辉的帮忙,苏安准备的资质审核还是不符合,后面还费了不小功夫,由康红辉出面拉线,苏安把一家现有经营不善的杂志收购控制了,总算是拿到了合法的运营资质。

    投进去的资金,比自己预期的多了好几倍。

    第一个困难克服后,后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,陆陆续续的开始有投稿的信件发过来。

    时间飞逝,一个学期又过去了。

    因为正是创办期刊的关键时刻,苏安给家里打了电话,说暑假暂时不回去了。

    王小翠虽然操心,但知道苏安这是干正事,她要是插手的太多,可能会影响苏安的事业,只能在电话里面叮嘱她注意身体,注意安全,按时吃饭,有空多往家里打电话。

    苏安手中的人马也组建了起来,原报社有两个员工苏安留下了,一个主负责摄影的许国亮,还有一个是会计唐姐,两人还另外兼职着排版和编辑,再加上勤工俭学的陈文德,还有跟着苏安跑的江丽萍,一共五个人的队伍就拉起来了。

    苏安带着大伙跑了一个多月,又是谈渠道,又是找合作的印刷单位,又是走访,又是开会选稿,定价,一伙人都累的够呛。

    她下了决心,第一期要制造大爆点,一定要将《在外》一炮就打响。

    终于,八月中旬,苏安倾尽心血的期刊杂志《在外》第一期上架,定价6毛6一本。

    因为定位精准,战绩非常喜人,发行的5万册,上架便销售一空。

    其中杂志上刊登的一个短篇《夜深了,海边有一个人》,描写的农民工青年进城后的艰苦挣扎,引起了众多底层打工者的共鸣。

    第一期一发行后,《在外》成为了不少打工者的精神粮食。

    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蹲厕所的捧着《在外》,吃饭的举着《在外》,下班后躺在床上的盯着《在外》,昏暗路灯下看着《在外》,大家讨论,借阅,然后再次讨论。

    杂志社的来信来稿也快速的增加,第二期的题材很快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苏安丝毫不敢松懈,第二期和前面一本一样,层层把关,看读者来信看的眼睛通红,开会讨论研究第一期哪里做的不到位,第二期要加入什么元素。

    投入了大量精力后,第二期《在外》发行上架了,销售暴涨到了12万册。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11096/42701538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