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笙箫默小说 > 惊鸿楼 > 第三七八章 身份牌

第三七八章 身份牌

    不要小看这十两银子,这年头,十两银子足够五口之家花用三四个月了。

    现在,余老头用这十两银子雇了一驾骡车,他坐在骡车上,翘着二郎腿,吃着米糕啃着鸡腿,看着可怜巴巴站在一旁的祖孙三口,余老头指指何书铨:“阿全,上来,给爷爷捶腿。”

    何书铨兴高采烈跳上骡车,别说捶腿了,现在就是余老头让他捶何三老爷,他也毫不犹豫。

    骡车驶到城门口,守城门的已经全部换成了苒军,陌生的服饰,陌生的面孔。

    如果是金陵本地人进城,要查看身份牌,外地人进城,也要查看户籍所在地的身份牌,如果没有身份牌,便要去一旁登记,那边放着一张桌子,一位锦衣卫的大人大马金刀坐在那里。

    余老头怔了怔,身份牌子?

    以前没有什么身份牌子啊,不过,他看到别人拿的身份牌了,刻了姓名、出生日期、籍贯、现住址。

    余老头正在犯愁,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:“余爷,余爷!”

    余老头转头看去,笑了:“阿平啊,你怎么在这儿?”

    阿平笑嘻嘻:“余爷,这阵子您不在家,刚巧衙门让领身份牌,里正爷担心把您给漏下,就替您领了新牌子,今天一大早,就打发小的来城门外等着您,免得您大老远回来却不能进城。”

    阿平一边说,一边把崭新的身份牌子递了过来。

    余老头哈哈一笑:“回去告诉里正爷,等我安顿好了,明天请他喝酒,到时你也来。”

    阿平点头哈腰:“小的先谢过余爷,余爷您先忙着,小的不耽误您办事了。”

    余老头挥挥手,心中感叹,看看,这就是做大事的人,人家什么都给安排好了。

    就连那位里正,因为儿子是个举人,平日里鼻孔朝天,眼睛长到头顶上,他会帮自己这个老混混领身份牌子?还有这个阿平,是里正家的家生子,现在一口一个余爷,一口一个小的,不知道的,还以为这是他们老余家的奴才。

    余老头把新的身份牌子递过去,守城兵看过,指着何书铨:“他的呢?”

    余老头抱拳,一脸诚恳:“官爷,刚刚您也看见了,小老儿出了趟远门,就连我自己的身份牌子都是里正爷替我领的,这个崽子是我家的奴儿,人家里正爷只给我领了,哪里记得起这当奴儿的,这崽子老实本份,也不是坏人,您就给通融通融,等我进了城,就去衙门把他的身份牌子一并领了,您看行不行?”

    说着,余老头从脖子上摘下来一个玉观音:“官爷,我把这个押在这里,等我给这崽子领了身份牌子,拿过来给您看看,到时您再把这个还给我,您看成不?”

    守门兵看了看何书铨,又和旁边的人耳语几句,对余老头说道:“进城快点去办身份牌,不用押东西了,进去吧。”

    余老头千恩万谢,就连何书铨也跟着一个劲儿地道谢,至于余老头说他是奴儿的事,他压根没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余老头让车把式直接把骡车赶到牙行,到了牙行门前,余老头进去,片刻后出来,手里拿了一份现成的契书,他对何书铨说道:“按个手印。”

    何书铨懵懂:“干啥要按手印?”

    他还记得,上次他爹让他奶按手印,他奶就变成了刘婆子。

    “干啥?刚刚你没听我说吗,你是我家的奴儿,这样才能把身份牌领出来,到时人家肯定要查看卖身契的,没有卖身契,怎么办?若是你连身份牌也没有,那以后也就不要再跟着我了,你这就走吧,以后别说认识我。”余老头说道。

    何书铨一听就慌了,何家是外来的,他甚至不知道他爹有没有去衙门报备,而且现在住的房子还是租的,他这样的,不知道能不能从衙门领到身份牌。

    余老头已经不耐烦了,对何书铨说道:“不签就滚,快点,别耽误老子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说着,一把便将何书铨从骡车上拽了下来,自己跳上车,指挥车把式掉头往自家的方向去。

    人家不领情,他还不管了呢。

    何书铨伸长脖子看了看,根本看不到何老夫人和何三老爷的影子。

    何书铨这时才想起来,城门卡得那么严,有人给余老头送身份牌子,他才能跟着余老头一起进城,他爹和他奶可没有人送身份牌,连城门都进不来,更别说去衙门了。

    算了,他还是自己去衙门吧。

    何书铨到了衙门,向门口的衙役询问办身份牌的事。

    衙役倒是没有换成新人,还是以前衙门的人,以前养成的脾气一点也没变。

    “都什么时候了,还办身份牌子,早就办完了,再说了,哪有自己来办的,都要由里正统计好了,再一起办。走走走,别在这里碍事。”

    何书铨忙问:“不是吧,刚刚我还听守城门的说现在可以办呢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奴,你是奴吗?你若是奴,就让你家主子拿上卖身契来办。”衙役没好气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可我不是奴啊,我以前就在城里住的,就是有事给耽误了。”何书铨连忙解释。

    衙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:“你胡说八道!你当锦衣卫都是吃干饭的吗?人家可是一户一户筛查过的,连没满月的小婴儿都办了身份牌子,怎么就独独把你给漏下了?你该不会是细作吧?来人,这里有个细作!”

    现在锦衣卫天天在城里搜捕细作,举报成功还能领赏。

    何书铨吓了一跳,屁滚尿流地跑了。

    紧接着,何书铨便发现,如今的金陵城,处处都要查看身份牌。

    没办法,现在正在敏感时期,锦衣卫到处设卡查看身份牌,没有身份牌的,一旦被查到,那就要去吃牢饭了。

    何书铨差一点就被查到,多亏他机灵,跑得快。

    他回到原来的家,却发现从里面出来的是陌行人,一问才知,房东大娘见他们都走了,就把房子又租出去了。

    何书铨找到房东大娘理设,被啐了一脸:“呸!你还好意思来理论,你家欠了我三个月的房租呢,对了,你爹不是有大屋了吗?还不滚回你家大屋去!”

    什么大屋?

    何书铨根本不知道!

    也是,有人来给何三老爷送大宅子的时候,何书铨中了蒙汗药,正在李四家里睡大觉。

    何书铨无家可归了。

    他又去找他跟的那位大哥,这才知道,他那位大哥和一众兄弟都被抓去蹲大牢了。

    他们一直都是监狱的常客,每年都会进去住些日子,何书铨见怪不怪,可是为啥偏偏是这个时候啊,他们全都进去了,难道让他进去找他们吗?

    何书铨可不想蹲大牢,他现在就想好好吃一顿,然后躲到柔软的床上睡一觉。

    可是没有。

    傍晚时分,余老头剔着牙,手里拿着两只大烧鸡,正准备去里正家里说一声,把明天请客的事敲定下来,一出门,就看到何书铨站在门外,像一只迷途的小羔羊。

    “哟,怎么是你?”余老头问道。

    “爷,我没处去了,您收留我吧。”何书铨说道。

    “行啊,把卖身契签了,名正言顺跟着我。”余老头说道。

    何书铨快要哭出来了:“签,我签!”

    仁义夫人府。

    流霞把这几天的事情如实上报:“那母子俩没有身份牌,被锦衣卫抓了,在他们身上搜到了刘阿花的卖身契,现在刘阿花已被余老头领走,何三被编进垦荒营做苦役,当天晚上,垦荒营里的苦役们打架,何三被殃及,死了。”

    何苒嗯了一声,天堂有路你不走,地狱无门偏进来,这能怪谁?

    而被余老头领回去的刘阿花,再也过不回以前的安逸日子了。

    以前她什么都不用干,身边还有丫鬟伺候,现在她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粗使婆子,脏活累活都是她的。

    起初,她还想逃跑去找何苒,可是逃了几次,还没出街道就被抓回来。

    最后一次她逃出来时,慌不择路,恰好撞到一匹马,马上骑士主动赔偿,余老头只要了十两银子,当天晚上,刘阿花便伤重而死。

    得知刘阿花死了,阿全有点伤心,毕竟小时候,刘阿花还是很疼他的。

    不过,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事了,他已经长大了,小时候的富贵日子,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就像他早就忘了自己的亲娘和妹妹一样。

    现在他是余全,跟了余老头的姓,余老头做为帮会中人,接受了衙门给的差事,协助衙门维护城中秩序,别说,余老头带着手下兄弟开工第一天,就发现了一个可疑分子,经过锦衣卫详查,此人竟然真的是细作,还是后周小朝廷派过来的。

    余老头立了大功,不但得了赏银,还捞了个“城管队长”的名头。

    穿上制服的余老头看上去年轻了十几岁,每天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,见到他的都要叫一声“余头儿”。

    余全跟在余老头身后,余老头吃肉他啃骨头,美滋滋,什么认亲啊,王爷啊,大白天的,做的哪门子美梦,当心变成噩梦。

    一个月后,宗祺从扬州回来,他已经正式接管漕帮,他将一枚令牌交给何苒,上写“江河”二字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”何苒问道。

    宗祺微笑:“江河令,凭此可调动漕帮百船。”

    何苒眉头微动:“百船?一百条船?你现在有多少船?”

    宗祺:“大小船只共计千条。”

    何苒倒吸一口凉气,她哥,江湖大佬!

    “好,我收下,可是哥啊,明天开春我就要北上回京城了,你呢,你是不是一直都要留在南边?”

    宗祺:“北方也有漕帮码头,而且,宗家也准备把生意做到北方去,以后我会来往南北两地,你回京城后,帮我找个住处,我给银子。”

    何苒嘻嘻一笑:“好啊,到时我去你家喝酒。”

    宗祺说道:“那宅子不是给我住的,是义母她们要北上。”

    何苒收起笑容,问道:“韩夫人要去京城?不留在扬州了吗?”

    宗祺叹了口气:“这次回扬州,发生了很多事,义母和大嫂的娘家都想分一杯羹,还有韩家的亲戚们,想要插手义妹的亲事,事情虽然暂时解决了,可是难免以后他们还会再提要求,义母便决定远远离开,我便想让她们北上去京城。”

    何苒颔首:“嗯,那就来京城吧,韩大当家是我的恩人,也就是咱们家的恩人,他的遗孀理当由咱们照顾,何况你还是他们的义子,你放心,她们到了京城,我会关照的。”

    何苒当即便给陆畅写信,让陆畅寻一处清静的宅子。

    这一日,阿秋来向何苒辞行,何秀珑给她写了推荐信,她要去京城就读医科。

    医科设在国子监,生源暂时来自军队,有立志学医的,不论男女,凡识字,有一定基础者,只要有所在军队的长官出具推荐信,便可来京城,进入国子监就读医科。

    自从扬州之战,阿秋便在伤兵营里帮忙,后来便一直留在伤兵营,跟着医工们学了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,她很勤奋,有军医见她好学,便主动教她认药材。

    后来,阿秋跟着何秀珑的军队来到金陵,军医让她争取一下,看看能不能去国子监读医科,将来也做一名军医。

    读医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识字。

    阿秋便拿着千字文和百家姓,一边向人请教,一边自己练习写字,就这样,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,把这两本书上的字认全了。

    现在,她拿到了何秀珑的推荐信,要赶在正月十六之前到达京城。

    正月十六,是国子监医科新生入学的日子。

    何苒很为她高兴,阿秋却很不好意思:“大当家,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给您做饭吃,临走之前让我给您做顿饭吧,您也尝尝我的手艺。”

    当初何苒带上她,就是让她做饭的,可是还没来得及做饭,她就去伤兵营了,这一去便是大半年,现在要走了,还没给何苒做过饭。

    何苒哈哈大笑:“好啊,你给我煮个面吧。”

    阿秋兴冲冲地跟着小梨去了厨房,小梨悄悄问她:“你要去京城的事,告诉你娘了吗?”(本章完)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yetianlian.net/yt101998/43133988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yetianlian.net。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yetianlian.net